• 评论
网约车抽成,滴滴一言堂,呼唤外力约束

出租车和网约车,有着强烈的公共交通属性,无论公众,还是政府,对价格很关切,这关系到大家日常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

出租车基础价格,由城市物价局决定,网约车价格,虽然滴滴自主定价,有出租车价格的锚点存在,总归不至于偏差太多,甚至价格更有竞争力。

但提供服务的主体,司机的利益往往被忽视了。

弱势司机,利益如何保障

滴滴网约车市场份额超过90%,只要干网约车,滴滴永远绕不过去。即使接入低佣金的其他平台,也要同时挂靠一下滴滴,毕竟其他平台的订单吃不饱。

对于司机,滴滴抽成不仅比例高,还是个黑匣子,即使多年的老司机,也说不清楚滴滴的抽成规则细节。平台与司机的矛盾,随着网约车合规的推进,愈发对立!

过去,滴滴的主力是兼职司机(俗称无证黑车),他们的车辆早已购置,接上滴滴,刨去油费,就是收入,兼职司机对滴滴抽成敏感度较低,毕竟这只是一份增量收益。

18年之后,各城市开始严打黑车,全职的合规网约车司机逐渐成为滴滴的主体。他们承担着车辆购置和维保成本,缴纳着社保,每天出车12个小时以上,渐渐发现全职滴滴远没有最初那么美好。

例如,全款购买一台日产天籁,刨去房租和工作餐,每月净到手不到四千元,仅能给家人提供一份最基础的生活费,如果贷款,前三年的高额月供,净到手甚至是负数。

一面是辛苦不赚钱的司机,一面是近30%的抽成,司机的愤怒可想而知!

迫于舆论压力,今年5月滴滴陆续公布了两个重要信息,一个是平均抽成说明,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换句话说平均抽成是20.9%。另一个承诺了网约车“抽成”透明化,从7月份起,将给司机展现每一单的收入和占比,以及滴滴到底拿到多少。

司机们并不买账,一方面20.9%的抽成,和平时30%的抽成感受出入较大,另一方面相对抽成透明化,司机最关心的是降低抽成比例!

抽成制度,完全由滴滴制定是否合理?

诚然,市场经济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滴滴并没有强迫司机工作,抽成制度也属于滴滴的企业决策,似乎政府不应介入,但现实中,并不是这么简单纯粹。

微观角度,按照目前的合规制度,司机需要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俗称车证和人证,双证一旦办理,车辆性质由私家车变为营运车,保险和残值发生巨大变化,保险成本上升近一倍,二手车贬值25%以上,直白说就是一旦上了滴滴的船,保险翻倍,车不值钱了。

这场博弈中,滴滴没有付出,司机不仅投入巨额购车成本,还面临车辆资产贬值的巨大风险,是不对等的。

宏观层面,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企业越大,责任越大,获取了实质垄断地位的滴滴,反哺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共同富裕,不仅是愿景,更是责任。

今年4月份,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开了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

会议明确提出 “五个严防”和“五个确保”:

  • 严防资本无序扩张,确保经济社会安全;
  • 严防垄断失序,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 严防技术扼杀,确保行业创新发展;
  • 严防规则算法滥用,确保各方合法权益;
  • 严防系统封闭,确保生态开放共享。

对照一下会议精神,滴滴的小辫子真不少!

赚钱再多,也不禁烧

按照滴滴公开数据推算,网约车日均2500万订单,客单价22元(估算),滴滴网约车交易额约2000亿,乘以3.1%的净利润率,预计利润总额约62亿。

滴滴的价值,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供需匹配的线上叫车系统!

利润已然很高,但滴滴的野心,并不满足于网约车老大,近年来布局了大量新业务,金融、二手车、云计算、芯片、自动驾驶、外卖、货运、社区团购,以及酝酿中的造车。这些业务,多数还处于烧钱阶段,仅造车,就需要至少100亿的启动资金。

目前的网约车抽成,远远不够输血新业务,滴滴帝国有冲动也有能力,在平台和司机的未来博弈中,继续扩大优势。

垄断不仅仅是二选一,还有举目望去的无奈和必须接受的条款,政府外力的介入,可能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唯一手段。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潘帕斯的车江湖,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加载中...
  • 体验师 1个月前

    希望客观一些,诚然滴滴企业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滴滴也绝非仅仅是供需匹配的线上系统。国家交通运输部对网约车平台进行统一监管,所有企业要付的运营、安全、保障、应急等内容,人家也是一项不少,背后也有大量人员夜以继日的操劳。究竟抽成多少合适,可以从司机期望的合理收入是多少,他得到了多少,和相同层次的其他人员对比收入是否可观,这样的视角来探讨。

  • 萌新老炮 1个月前

    每一单,6.9%的费用,用来支付滴滴运营成本,算下来一年一百多亿,还不少吗?
    滴滴网约车业务已经非常赚钱了,是资本野心太大,啥都要布局,钱才不够用

  • 朝阳修车找我 1个月前

    滴滴的事儿得靠政府了,但政府好像不怎么管了,事儿太大,咱也不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