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车企不要再误解“智能化、网联化”,也不要对“共享化”执迷不悟

近日,在第三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前工信部部长,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就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等话题分享了最新的思考成果。演讲中,他提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竞争的上半场,真正决定胜负的还在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标志的下半场竞争。”这引发了车评网内部的讨论与思考,到底什么是车企该做的智能网联?

汽车行业的“四个现代化”

近些年,普遍共识的汽车行业四大发展趋势,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其中,“电动化”随着全球主要国家都明确了新能源发展目标,基本算是进入到了发展快车道,当然,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动,亦或者是氢燃料,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不过大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了。发展到今天,如果还有哪个车企不加紧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那就是在“作死”了。

“共享化”,随着滴滴颇具争议的上市,让竞争格局也告一段落,虽然车企也有在争取夹缝中生存的机会,但难免有“拾人牙慧”之嫌,不会成为大的气候,对于车企来说,在共享化的道路上,以目前的模式,基本是走不了太远的了。所以像T3、曹操出行等,背后是强行往共享领域插足的车企,短期内意义都不大,目前看基本都属于前几年看滴滴眼红,被迫“跟风”。而曾经名噪一时的首汽约车、神州优车等,目前从频频爆出的各种事件看,也不乐观。所以,对于车企来说,这几年冷静下来看,共享化不是它们该玩的,至少不是现在该玩的,专心干自己该干的事儿,才是生存发展之道。而如今看来,即使是Uber和滴滴,也越来越像一个大出租车公司,根本不算什么真正的共享,基本都是专职司机在跑。所以,至少在自动驾驶时代到来之前,做成一个大出租车公司,对于车企的意义也只是多卖几台车而已。

智能化、网联化到底是什么?

智能化、网联化在车评网这些年看下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因为大家都是在不断试错和总结的过程。这两个“化”其实耦合度很高,包含也比较广泛。比如从自动泊车到无人驾驶,都属于智能化的范畴,而从L1到L4的晋级过程中,无论是不是车路协同技术路线,都一定会涉及到网联化的问题。另外,除了自动驾驶方向,车机上的“多媒体”功能也涉及到智能化、网联化,让其更像是一部智能手机,而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汽车车机更像是诺基亚时代的功能机。

目前新的汽车,尤其自主品牌汽车,都会标配一些所谓的“智能系统”,多以Android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硬件上配备一两块大屏幕,实现播放音乐、看视频、K歌、看小说、导航、找饭店、找车位、找代驾、网络电台、买保险、评估二手车、聊微信……这些所谓的智能网联功能,过去几年发展下来,你会发现,都是些手机上的东西,做了简单的移植,根本没有任何新场景下的创新,体验还不如直接在手机上。

而据车评网从某车联公司了解到,其智能系统的所有应用中,音乐APP使用时长占比70-80%,有声书APP使用时长占比20-30%,也就是说,这两类应用几乎占据了所有用户的100%时间,其余应用根本就几乎不使用。而哪怕就这两类应用,绝大多数车主也都是选择蓝牙链接,从手机播放。所以,经过几年的摸索,车评网建议车企不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建立一个智能系统+应用市场的所谓“智能化”“网联化”方向了,车机要适度研发,在多媒体领域它永远干不过手机,已是事实,而且它也没必要取代手机,即使在未来,跨平台的账号体系全部打通,车机系统也仅仅可能承担手机的“扩屏”、“播音”功能,只是更强大的硬件播放器而已,意义并不大。

抓紧一切机会,让自己的车“自动化”

如果说电动汽车是全球碳减排,及各个国家能源战略,导致的一场变革,那么“自动化”无疑是科技发展到现阶段,必然的产物。所谓自动化,就是以“安全”和“效率”,作为目标的一系列汽车科技升级,而完全自动驾驶就是这场“自动化”革命的终极形态,即实现了人力的最高效率(不用参与驾驶),又实现了安全的最高级别(没有交通事故)。

但在自动化方向上,有些专家认为,小到如何高效开关车门、车灯、车窗、自动雨刷等,大到如何防止碰撞、事故中有效保护及救援、换电还是充电等等都是应该不断提升的。但车评网认为,这些在过程中固然有价值,但都不是核心,汽车的发展,应该以终为始的思考未来发展路径,完全自动驾驶时代,以上提到的这些“自动化”根本都不需要,过多的投入资源和精力只会让你更加落后。

在这点上,我国车企确实需要好好学习特斯拉,或者说马斯克,众所周知他做事的方法通常是“第一性原理”,如果我们看透了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的,那么我们就知道该做什么了。在未来,车评网认为,首先拥有自动驾驶能力的公司,便会拥有整个出行市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类的根本需求是“出行”,而不是“车”,所以有此能力的公司,大概率在早期就一切通吃了,造车的公司只是为出行服务罢了,而这家公司(考虑政治因素可能是几家),可能是谷歌、特斯拉、UBER或者苹果中的任何一个。

而目前看,特斯拉可能是最接近的。因为他真正在发展中追求的就三件事儿,1、纯电动,2、自动驾驶,3、更便宜,这都是和未来汽车或者说出行产业结合最直接、紧密的事情。说的直接点,马斯克根本不浪费时间玩虚的。纯电动化,说小点是他“弯道超车”的机会,说大点是他“生存在火星”的必然选择;自动驾驶是出行的终极形态,也是特斯拉未来赚钱的来源,因为汽车领域未来一定是靠软件赚取高额毛利的,竞对们不要被它的大屏幕误导,以为什么都要装进去,其实人家是适可而止的;更便宜是为了让更多人开上特斯拉,或者说让世界上“充满”特斯拉,才能让它的自动驾驶有意义,否则为一台车开发的软件,即使能卖个好价格,也没有价值。

设想10-20年以后,一个人坐在车里,玩着手机,就到了目的地……在这个未来的场景里,如果你是车企从业者,就会明白,你不该浪费时间在车机上,尤其是多媒体功能上,你也不该浪费资源在共享化上,因为特斯拉就是UBER,有了自动驾驶,就拥有了一切,不要舍本逐末。

写在最后

车评网谨以此文,希望自主品牌的车企能明白,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哪些是过去几年市场已经验证不靠谱的“智能网联”,什么才是该下重注的地方,如果你不巧已经走上了错误的“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之路,那么趁早抽逃,不要一意孤行,毕竟谁都没法在几年前预判今天的局面,抓紧一切精力放在自动驾驶上,哪怕不是自主研发,也要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这也是前工信部长苗圩所谓的“下半场”。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老塔车评,编辑:田淼,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