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到家了,可朋友还在高速上充电”、“充电排队4小时,甚至为了抢一个充电桩,两位车主大打出手”……
在国庆假期,电动车车主们可能没想到以这种方式“出圈”了。一边是吃瓜群众感叹:敢于开着电动车出远门的人,都是真正的勇士;另一边是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刷新记录,意味着这类“勇士”将会越来越多。
“电动爹”一词持续在舆论中发酵,在新能源渗透率逐步提升的时候,不免会感叹,我们何时才能实现充电自由?
谢师傅(化名)在北京开电动车已经有五年时间,两年前,他也曾在春节假期开着电动车回老家河北沧州。据谢师傅回忆,那时虽然没有高速充电站排队的情况,但充电桩已经都排满了,那时在高峰期,也几乎看不到空闲的充电桩。
“更何况现在?”谢师傅坦言,最近两年他没有开车出过远门,但可以想象,你在市内遇到的充电焦虑,在节假日的高速上,只会被无限放大。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3.7万辆和34.1万辆,同比分别大涨159.4%和159.9%。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已经双双突破200万辆大关,分别为205.5万辆和204.5万辆。与此同时,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也已经达到19.5%。
据公安部数据,截至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678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也已经达到19.5%。
此时,第一个矛盾就显现出来,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能够赶上如此迅速增长的电动车销量吗?
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充电桩数量分别为492万辆和168.1万台,车桩比约为2.9:1。
截至今年9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22.3万台,同比增加56.8%,车桩比下降到3.05:1。
三辆电动车共用一个充电桩,听起来这个比例还算合理。但这222.3万台充电桩中,有117.9万台是私人充电桩,安装在车主小区,仅供车主夜间充电使用。剩下的、能够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只有104.4万台。
也就是说,公共充电桩与电动车的比例已经达到6.5:1,平均每个公共桩对应6—7辆车。而高速充电桩的数量显然会更低,如果再遇到节假日的高峰,出现排队充电的情况那也会成为必然。
很多人会觉得,公共充电桩那就继续建设呗。问题真的这么容易解决吗?
国家电网数据显示,今年10月1日至3日,国家电网充换电服务网络总充电量同比增长59%,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充电量同比增长56.52%。10月1日当天,高速公路充电量是平日的近4倍,创下历史新高。
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丁锐表示::“(排队充电)4个小时,(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大概是(需要)现在充电桩再翻五倍的量。”
需求快速上涨,但供应跟不上,充电桩应该是一个前途光明的黄金赛道,能够撑起一个千亿市场。但是,实际运营后就会发现,目前这还是一门叫好不叫座的生意。
私人充电桩大多由车企在卖车时搭售,或房地产开发商配套建设,由于是一桩一用,不涉及公共供应,建设运营商们跑马圈地争抢的,主要是公共充电桩。
充电桩运营公司的收入逻辑很简单,大致是电费+服务费。2014年开放社会资本进入以来,高峰时期曾有1000多家充电桩运营企业。经过第一轮厮杀,充电桩运营企业的数量已经降至100家。
2020年,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三家的总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68.4%,前8大运营商的总市场占有率则达到了88.9%。充电资源呈现向头部企业聚集的趋势。
但是,进入头部不等同于可以盈利。以特来电为例,2016—2020年该公司分别亏损2942.3万元、1948.9万元、1.36亿元、1.11亿元、7769.6万元,五年合计亏损3.74亿元。
而充电桩运营公司的收入逻辑很简单,大致是电费+服务费。对于充电运营企业而言,他们不能左右电价,唯一能够实现盈利的就是增加充电时长。
光大证券对60kW直流快充桩的盈利情况做过测算,盈亏平衡时,充电桩的利用率需要达到8.29%。也就意味着,一台充电桩每天需要使用2小时,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此前,住建部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中显示,25座全国主要城市公共充电桩中,平均时间利用率超过10%的城市仅有3座,大部分城市的充电桩在运行时都处于空闲状态,仅有不到10%的时间进行充电服务。25座城市中,公用充电桩平均周转率超过2的城市仅有10座,平均充电时长超过60分钟的城市仅有7座。
而在高速上,想要达到盈亏平衡则更难。在前三大运营商中,排名一二的特来电和星星充电充电桩数量均超过20万台,但他们均未在高速服务区部署充电设施,原因就是赚不到钱。
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建设成本高,以4根桩的充电站为例,单站建设成本200-300万元,而平日充电桩的使用频率很低,回收投资的周期长,甚至有些充电站就根本不可能回收投资。只有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这样的国家队才会在此投入。
目前,全国充电桩数量已经突破200万台,一味扩张已经不能成为改变充电体验的最优解,提高使用效率才是正确的方式。
其实,也有不少车主选择在国庆假期开着电动车长途自驾、穿越沙漠草原,但前提是需要做出充足的准备。
既要对车辆续航有着精准的把控,又要提前做好功课;既要避开车流高峰,又要找一些流量小的充电站补能……对于他们而言,网络上那些吐槽过于大惊小怪。但能够做到以上这些要求的车主,并不是大多数。
在几年前,电动车刚开始流行之初,对于它的定义是:适用于市内通勤的短距离产品。如今,即便车辆续航动辄突破600公里,但这个定义并没有被打破。
充电、续航、安全这三座大山仍然阻挡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道路上,成为很多消费者选择纯电动车的最大顾虑。
不要跑长途!
哈哈哈,我就是其中之一,国庆节真是难回首啊
电车大势所趋,各家百花齐放。虽销量增长迅猛,但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和服务仍存在较大缺口。毕竟万事开头难,当前发展还不够平衡,所以难免有“焦虑”。
找个民宿住一晚电就充满了!
我担心的不是充电,而是开了十年,才2万公里,结果电池不行了,车报废了
亏损的费用大概是车位费用,国家应该统筹降低车位租金费用,充电单价其实已经不低了,还不盈利如果再提高电价的方式,那谁还去充呢
投资投资充电桩绝对是劳命伤财,不可能盈利的。5年内开始普及不需要充电,不需要加油的纯电动汽车。
汽车可以这样设计,没个车装一个或者俩个标准电池,然后再装自己的非标准电池,这样才能换电,要不一家一种电池,想也白想
如果换电能跟储能相结合那就效率超高了。
换电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