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付于武:新能源车产业迎来全面市场化拐点,跨界融合成主旋律

10月19日,2021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以”汽车+X,双碳背景下汽车科技创新"为主题,面向汽车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围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深度探讨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跨产业深度融合、协同衔接。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大会上致辞

2021年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既是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新征程的历史起点。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已经跟上了汽车强国的步伐,同时也进入了新的赶考路。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15.7万辆,同比增长1.9倍,市场渗透率达到11.6%;9月单月市场渗透率达到17.3%,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全面市场化突破的新拐点。

付于武指出,市场化推广的阶段性成功背后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有力支撑,历经二十余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领域已形成坚实的研究基础,构建了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了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攻关成果,在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化方面比肩国际先进水平。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我国汽车产业面向转型过渡时期市场刚性需求和未来持续存在的特定场景、特殊用途,围绕内燃机相关技术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发工作。

付于武在会上同时荣获FISITA杰出贡献奖

付于武强调,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学科交叉创新、系统集成创新、跨界融合创新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产业已进入叠加交汇、协同发展的新阶段。“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加速跨产业、跨领域融合发展进程,以”汽车+X”为核心的技术交叉融合在赋能汽车产业自身低碳转型的同时,也成为了推动相关领域达成"双碳"目标、实现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

举例来看,当前,以”车、路、云、网”数字互联、协同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驾驶与车网融合技术持续赋能汽车,为实现城市道路交通低碳、高效移动出行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而有序充电、V2G、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及”光储充放”融合相关技术可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并将实现削峰填谷,有效缓解负荷高峰期电力供应压力,对持续降低煤电机组装机容量、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也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