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从焦虑到自信,车企智能网联化的心路历程

 “焦虑“,是这几年传统车企最普遍的心态,在汽车行业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的高压下,传统车企在艰难的转型。

  从技术/商业门槛、紧迫度角度,四化对于车企显然也有着优先级的不同:

  电动化最为紧迫,毕竟车辆是其他三化的载体,车企在电动化领域投入最大,这几年新能源车型大量的推出

  终极的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门槛最高,普通车企技术团队难以实现,成果注定属于几家科技和汽车巨头,作为技术应用方是国内车企更现实的选择

  共享化,车队运营的商业门槛最高,有滴滴这个巨无霸存在,车企出行公司很难有太大作为。大家口号喊的都很高,例如要由“制造公司”转变为“出行服务公司”,但实际上仅将出行板块作为未来业务的储备试点,少量投资尝试,或与出行巨头合作,作为运力供给方,等待无人驾驶时代到来。

  基于现有技术的智能化和网联化的结合,智能网联业务,软硬件相对成熟,互联网大厂BAT早早布局,车企可以通过合作快速应用,也容易包装成卖点,业务发展也很快,基本上新车型总要有个大屏,有个某某智能操作系统。

  笔者欣喜的看到,车企和互联网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地位逐渐起了变化,强势车企从开始焦虑的低姿态,变得越来越自信和强势。

  前几年车企最焦虑的时候,主动接触BAT,在智能车联项目合作开发过程中,BAT是更强势的主导方。甚至成立了合资公司,例如阿里与上汽的斑马车联,腾讯与长安的梧桐车联。

  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网联车型落地,大家逐渐认识到,拥有百万终端载体(车辆)落地能力的车企才是更有价值的一方。毕竟对于智能网联,硬件是Tier 1供应商的,底层系统是Android/QNX/Linux的,各类服务(导航、加油充电、娱乐、音频等)是生态合作商的,BAT的智能车联服务,更过是基于生态优势的定制化开发集成,比如适配和UI设计,此外大量的车辆控制功能只能由车企完成。

  智能车联不是车企无法克服的黑科技,是一个链接万物的平台。智能车联最有价值的不是技术,而是基于此车企拥有了触达用户的能力,长期保持用户黏性,并拥有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可以指导车型的不断迭代。在目前的合作模式下,这个数据是被互联网公司和车企共享的。

  技术门槛可克服,商业价值非常大,部分车企在底层操作系统基础上独立研发车联操作系统,并将其作为核心技术卖点,比如蔚来NIO OS,小鹏Xmart OS。据业内消息,长安、长城也在快速推进自主车联系统开发。

  毕竟,对于互联网公司,车联网业务只是业务布局的一个板块。车机和手机,在数量上差着N个数量级,况且现阶段车主付费意愿不高,盈利性尚早,远构不上互联网公司的基本盘。但对于车企,这是关系其生死的重要核心能力,希望走到终局的车企,多会走向自主开发。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