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展望|逐步实现绿色出行:2035年目标新车百公里耗能仅2升,2055年汽车拥有量达顶峰

在2023年12月7日至9日举行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以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与路径为主题的大会主论坛落下帷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此间宣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李院士指出,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当前汽车产业竞争的核心。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的累计推广量占全球近60%,这也为我国汽车行业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骏透露,我国未来有望在汽车保有量上增加约2亿辆,预测到2055年左右汽车保有量将达到饱和状态,届时总量超过5亿辆。预计2030年国内汽车销量将超3,000万辆;到2040年国内销量有望达到3,500万至4,000万辆的峰值。未来,汽车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将集中在两个主要方面。首先,传统能源动力系统将向低碳化、零碳化转型;其次,将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同时降低电动汽车的百公里电耗,以此促进电动化的高质量发展。

他还强调,到2030年,我国汽车产业应实现碳达峰,随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将加强低碳、零碳技术的独立创新,不断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支撑国家的“碳中和”目标如期达成。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也对乘用车碳减排进行了具体规划。其中,传统能源乘用车将把混合动力技术作为核心,通过优化节能技术全面提升燃油经济性。而新能源乘用车将努力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在具体目标上,到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乘用车的新车能耗目标分别设定为4.6升/百公里、3.0升/百公里和2.0升/百公里。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电耗预计在2025年达到12千瓦时/百公里,此后平均电耗持续降低;而新能源乘用车的目标渗透率分别在2025年和2030年达到50%和65%。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