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市场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销量呈微笑曲线,即几万块的低端市场(代表车型五菱宏光 MINI)和2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代表车型特斯拉Model 3)卖的最好,反而十几万的中端市场销量惨淡。
各车企推出的新车,目前也主要聚焦在20万以上市场,比如吉利极氪001、东风岚图FREE、大众ID.系列等。
反观燃油车,则是10~15万的中级车,销量为王,随着价格的提升,销量是一个递减的曲线,为何如此呢?成本结构和定价规则,是电车和燃油车主销价格区间差异的核心原因。
成本结构方面,电池成本远高于发动机,续航500公里+的中级尺寸电车,需要至少70度的电池。按照目前电池包1000元/度折算,仅电池就占了7万的成本。
再加上电机、电控、车体等基础BOM,整车成本已经攀升到12万以上了。再加装科技和舒适装备,仅车辆制造成本就在15万以上,再考虑到增值税和物流销售成本,是无法做到20万以下售价的。
15万元以下的电车,要么减小尺寸,减轻车重,并降低续航,把电池成本降下来。比如五菱宏光MINI EV,电池仅13.9度,续航也只有170公里。
或者保证尺寸和续航,但将内饰和装备,做得极简,比如已经退市的北汽新能源EU系列,低品质的产品,只能在网约车市场试水。
定价规则方面,燃油车一百多年来,相对稳定,即随着尺寸和排量的增加,是一条斜率上扬的价格曲线。尤其是3.0L以上的豪华车型,定价权完全被BBA掌控,每增加一项配置,价格上浮两三万,价格跨度从50万到过百万。
电动车作为市场的挑战者,新势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既有的定价逻辑。只要价格能包住成本,就可以用30万的价格,带给用户60万的享受。V6发动机的澎湃动力,电动车只需要双电机就轻松实现了。基于全新电气架构的车机系统,能实现过去豪车所不能实现的智能控制。至于高端音响、大尺寸轮毂、全景天窗、空气悬挂,这些传统的高溢价配置,按成本来就好,本就不应该赚那么多钱。
看看极氪001的性能参数和内饰,谁能想到,价格仅30万出头!
总结一下,对于电动车,20万是一个分水岭,20万以下,由于电池成本高启,续航和品质难以保证,产品力相对燃油车缺少优势。20万以上,电车优势逐渐显著,动力、科技、装备优势形成对燃油车的碾压。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秋名山,编辑:田淼,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电池成本问题
比亚迪dmi销量吊打油车
特斯拉马上新出的MQ就是十几万的,你看销量好不好
这明显是极氪的广告啊
这个价位 只能堆续航 技术不会给你
自动挡的车最便宜的要6万,超过这个价格我就选油车了。
至于20万以上那种要么是为了绿牌要么是土豪玩具吧?
降价空间还很大啊
漏了比亚迪的dmi车型了吧
电池是虚成本,即现在价格虚高,实际很便宜,锂电池已经非常成熟,所以呢有山塞厂也生产。出于规模生产,成本很低。但各厂在拼安全监控电源管理。
了解下零跑C11
电池要1千块钱一度电?好像没那么贵吧
还有一个,国产油车价格在6-7万(自动档),这是最便宜的(不包括微型车,车长在4.3)
大多数电动车10-15w区间的,他们的品牌中有同级别燃油车,相比之下价格暴增1倍有余。。你说,怎么可能卖得动。
埃安y,比亚迪海豚,好猫都是10-15万,续航500
合着打广告呢
自动挡的车最便宜的要6万,超过这个价格我就选油车了。
至于20万以上那种要么是为了绿牌要么是土豪玩具吧?
艾安基本卖给出行公司啊
欧拉不清楚,但车尺寸都小
电池要不了千元度,成本控不下来,和人们的接受度,市场有关
转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