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截止到目前为止,OEM(汽车整车制造商)还没有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第一理念。令人不安的是,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自动驾驶安全事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李骏,在12月13-15日召开的首届ICVTP 2021上发表演讲时指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李骏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1月全球首例自动驾驶事故发生以来,近年来全球已陆续出现10余起自动驾驶安全事故。对此,李骏强调,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必须立即实施三大措施:
第一, 要深入研究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特别是预期功能安全技术。
第二, 深入的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检验评估认证标准。
第三, 建立基于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完整严格的政府监管体系。
“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简称AI),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婴儿时期,但是智能网联汽车需要人工智能具有老司机的能力。”李骏认为,“安全”应该是所有研发人员、OEM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所树立的第一理念。
自动驾驶汽车普及应该仍任重道远
为实现这一理念,李骏指出了当前仍面临的五大挑战:人工智能可靠测试长尾效应的挑战、自动驾驶汽车场景无限性的挑战、自动驾驶的预期功能安全的不确定性挑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认证的广义性挑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认证的体系性挑战。
除了这五大挑战,新的安全难题还在浮现出来。比如,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引入,又产生了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特别是预期功能安全等三大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安全难题。
首届ICVTP 2021于12月13-15日召开
此外,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等相关主题,在首届ICVTP 2021论坛召开期间,来自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行业机构、测试示范区及相关企业的70余位资深专家学者、企业高管、技术领军人物,还就系统工程思维,统筹在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测试评价、示范应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国际创新实践进行讨论与分享。
论坛期间,发布一系列产业研究成果
首届ICVTP 2021,即2021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发展论坛,由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共包括1场全体大会及6场主题分论坛。论坛期间,还发布了《中国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和发展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等一系列产业研发成果,并完成了两大战略签约仪式。
当人工智能可以考到驾照的时候,勉强可以从婴儿期步入新手司机行列。
车的问题解决了,就要解决人的问题及类的问题。
终于有人说了句我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