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足球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足球老板只有2个人投资足球是因为热爱,而不是为了回报”,其中之一就是原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
原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
尹明善爱足球,从2000年接手重庆力帆足球队以后,直到2017年才因为财务状况实在无法支撑而拱手交给当代集团,也正是在同一年,尹明善退居二线。
热爱足球的尹明善救不了造汽车的力帆
热爱足球的尹明善救不了造汽车的力帆,这时的力帆,距离吉利入主还有3年。
在那之后,尹家人实际上就已经开始逐渐失去对力帆的掌控权,无论是家族外部寻找的管理人才(牟刚、马可),还是家族内部挖掘的潜力富三代(尹安妮),都没能扭转这一颓势。
在2020年,尹明善家族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之后,尹明善留给世人的仅仅是一副孤单且苍凉的背影。
原力帆董事长尹明善
时过境迁,江湖中已经难见尹家人的身影,哪怕是与之相关的消息也已难寻一见。
今年4月23日,力帆科技(吉利科技集团入主后更名为此)发布了破产重整一年后的首份全年财报,净利润5564.21万元,同比下降4.2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3649.95万元,扣非后亏损同比大幅收窄。
吉利的入主,让“力帆”两个字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长河中得以延续,在“输血”百亿后,吉利正在等待力帆“涅槃”。
翻看近三年力帆的财报,在2020年吉利科技集团入主后,近似疯狂的“输血”让力帆在当年的盈利数据就奇迹般地扭亏为盈。
力帆在2020年吉利入主后就将净利润“扭亏为盈”
当时的公告显示,力帆在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的重要原因是重整的基本完成,在2020年11月底,公司《重整计划》获得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实施重整计划所获得的重整收益约100亿元左右,并计入2020年度相关财务报表。
吉利对力帆是寄予厚望的,他们希望借力帆的力量加速进入西南地区市场,在完成力帆重整的同时,一度与重庆政府进行密集的签约。
2020年7月1日,重庆两江新区与吉利控股集团正式签约,高端新能源整车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总部暨数字化工厂项目落户两江新区。
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新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展先进制造业。本土的长安汽车在此扎根,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长安凯程汽车项目等一系列项目都在此落地,而吉利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的落地,同样意味良多。
9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吉利科技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随后在9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吉利科技集团再次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共同推动吉利科技集团新能源换电模式在重庆市全域应用,开展换电网络建设。
吉利科技集团在重庆布局的换电站
11月,重庆高速集团与吉利科技集团在浙江杭州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整合重庆高速公路资源,推进新能源换电站等项目合作。
吉利科技集团双仓换电站
吉利对力帆的输血背后,充满了战略意义:对换电进行试点;而力帆,也成为吉利换电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1月26日,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科技”)正式揭牌成立,力帆科技也导入了吉利科技集团旗下首款换电型纯电动B级MPV车型,并通过产线改造升级的形式,在重庆工厂实现量产。
实际上这款产品正是枫叶汽车80V的换标产品,如今的名字叫做力帆枫叶80V。
根据获得的上险量数据,在2021年,枫叶80V的累计上险量为5798辆;今年1-3月,这款车的上险量为1356辆。
力帆科技产品主打B端市场
枫叶80V并没有面向C端市场进行销售,而是完全面向B端市场。
在车友圈中有一位用户透露,“在夏天不开空调,冬天不开暖气,实际里程只有230公里左右,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是重庆出租车司机,开的就是这款车。”
车友圈中有用户透露了枫叶80V供给重庆出租车市场
这位用户还表示,“最多跑到190公里左右就要赶紧去换电了,不然就要摆在路上,最后30或者40公里电量亏得很厉害。”
虽然与宣称的410公里续航相比,实际使用中的续航缩水有些严重,但这款车表明了力帆已经开始重新启航,只不过仅限于B端市场。
力帆汽车的经销商在全国已经几乎销声匿迹
如今力帆汽车的经销商几乎已经在全国销声匿迹了,当你想要找到一家经销商时,只能看到上图中的情景。
2021年作为力帆重整的第一年,只是这家企业下阶段发展的序曲,吉利还有更深远的计划。果然,在今年1月底,专注于换电的“睿蓝”汽车来了。
如果说2020年吉利对力帆的主要工作是重整,2021年是蓄力,那在2022年,则应该是涅槃的开始。
2021年底,力帆科技与吉利汽车各掏3亿腰包组建了合资公司,主导力帆科技完成重整的是吉利科技集团,虽然同属于吉利,但并不是此次签约的吉利汽车。
睿蓝品牌定位:新一代换电出行新势能
今年1月底,这家合资公司正式定名为睿蓝,定位换电出行品牌。目前枫叶80V已经正式并入到睿蓝汽车旗下,睿蓝在售的车型还包括枫叶30X、60s。在2022年,睿蓝将与易易唤能合作,计划建成200余座换电站,覆盖23座城市。
枫叶60s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力帆科技未来在汽车方面的使命,更多集中在了生产与制造领域。
睿蓝汽车的管理团队基本由吉利这边的高管组成,其中娄源发出任睿蓝汽车董事长兼CEO,作为帝豪产品的主创人之一,他曾经创造帝豪累销300万辆的成绩,同时也一手推出了吉利S1、缤瑞、星瑞、星越等产品。
睿蓝汽车董事长兼CEO娄源发
在营销领域,蔡建军将出任睿蓝汽车副总裁兼销售公司总经理,他拥有20余年汽车行业营销管理经验,履历覆盖中国品牌、合资高端品牌、造车新势力等企业。
目前睿蓝汽车的经销商体系还没有完全成型,但睿蓝汽车表示,仅2022年一季度,睿蓝汽车已收到1000余家经销商的合作意向,经过3轮筛选后,目前已确定100余家优质经销商加盟。
不过在近期,睿蓝汽车再次开始招募合作伙伴,从规划中可以看到,除了线上的渠道以外,还包括品牌中心、体验中心、体验空间等模式的网点。
睿蓝汽车的网点
睿蓝汽车体验店正在建设中
根据睿蓝汽车方面的消息,目前经销商已经在全国各地加紧布局中。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睿蓝的发布意味着力帆在重整之后,即将再次步入到C端用户的视线中,即便车前的LOGO已经不再是力帆。
睿蓝能带着力帆走多远?飞多高?时间一定会给出答案。
在2020年,曾经特别策划系列报道——“大低谷时代”,展现了尾部车企在低谷夹缝中艰难地谋求一线生机在,这一系列中,力帆正是其中之一。在当时,力帆已经传出了将被吉利重整的消息。
力帆在一系列尾部企业中,已属幸运
如今再看这一系列中的大部分车企,如今都已经逐渐退场,像力帆一样能够重新起航的企业少之又少,即便是同样被吉利收购的猎豹汽车,如今也只是变成了吉利的一个生产基地。
回首重整这一年,虽然不见尹家人的身影,但“力帆”两个字并没有被遗忘,只是,不知尹明善看到如今的力帆,心里会作何感想?
我觉得力帆应该好好感谢吉利的帮助
厂家宣称的续航应该是跑平路,重庆是山区,都是坡路,续航必定缩水
尹明善其实是个传奇人物
枫叶版的帝豪我去看过,全方位不如帝豪电动,价格还贵,外观内饰配置价格都不如帝豪电动
其实就是看重重庆汽车产业链。
不改名,永远翻不了身!力帆力帆,立马就翻
力帆根深蒂固的是摩托,还不如把摩托业务做大做强,不要瞎折腾啥汽车了,现在汽车赛道太拥挤了
关键是要惠民,2万块的小电车,续航在200公里左右,一定好卖!
所谓的注入100亿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实际上是吉利来了后,把力帆原有的资产能卖的全部卖了,现目前就拿了一款老车远景X3在重庆蔡家工厂生产,其余的都是其它基地生产后,拿到蔡家工厂组装部分零部件而已。
儿子开布加迪威龙而已
品牌做烂了,收个生产能力罢了
人生第一辆“力帆320”
车标 不成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我觉得力帆应该拾起老本行,好好把摩托车造好,才能重振品牌!
力帆力帆,你把希望点燃!力帆雄起!
力帆摩托也是吉利的吗
好好造摩托车吧
做摩托啊,这个赛道又有市场了,这就是时代
死马当作活马医
坐过一次这款车,感觉上了一个档次,不知道续航里程能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任何车型到重庆,续航都要打折扣。
力帆当时把摩托造到极致就好了,力帆摩托广告看过
不知道力帆国外的市场有没有都放弃了。。
没有国家政策,国产的光靠技术实力,基本都会玩完
两次转型机会都没把握住,不能怪谁
力帆骏马的商用车曾经打进前十,更可惜!
力帆已经错过了发展的机会,只是当地不承认,吉利在西南几个厂也是不温不火,现在搞油电混动,又在改生产线,种种迹象表明没有一个长远发展规划,总是想走捷径,其实捷径是最远的路。
力帆的老板从小就没有玩具汽车玩,所以说对汽车的概念还是停留着木匠做的汽车中
电动汽车市场大洗牌,优胜劣汰,没必要斥巨资去救。力帆不只是缺钱,品牌影响力也很重要!
资本是炒起来的,然后再融断,好东西靠的是实力!吉利这步棋输定了。
这这标设计
力帆雄起
厂家标称的续航应该是实验室
估计救不起来,这帆早断了!
赶大运远志还是差很远
大理力帆自卸,俗称麻烦车,小毛病多如牛毛,装备玉柴精品6105,210马力,水温特高,发动机要喷水,绰号,洒水车,
力帆力帆一用力就翻车
真敢卖!上来就是16万?也不看看自己是啥车
我现在还是第一感觉“力帆”是造摩托车的,真没见身边人开力帆汽车的。
电动车前脸都设计那么难看
吉利会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爬下!
延续的力帆的精髓,丑陋!
通过现象看本质⋯大家都中规中举了
是说现在的吉利汽车质量大不如以前,原来是力帆汽车贴牌吉利,买吉利就是买力帆!
惊喜哥现在还有惊喜吗?
力帆出V缸250的时候想买一辆来着,寻么着等车子迭代升级两版再买,这样能少点小毛病。就把准备买车的钱买了力帆的股票,结果成了悲剧,两万块力帆股票到现在市值一万不到。
买力帆的摩托车?买个寂寞。
不会造,能不能挖点好的设计师?老天这是什么鬼车。
吉利一定要救活力帆
不然我没法去索赔
财富的多少,你可以决定;但财富的拥有,那是政策决定的。
他儿子尹喜地有各种各样的豪车,就是不开自家的力帆
我是开过公司枫叶的,实际能跑300多公里,全程开空调。我对他的续航非常满意,表显非常准确,实际跑一百公里,表显电池续航减一百公里左右。我是重庆的
全国各地应该统一汽车电池,统一模块大小,方便换电使用。不然高速充电都排队。
加油干吃饱饭发家致富奔小康
谁孤注一投搞电动,谁就和未来提前说了再见。
定位出租车,公务车这类批量订单那还是可以撑下去的…如若不然竞争力确实不大。
力帆十吉利二天做合壁。有点意思,天衣无缝。
力帆应该收购中华汽车
吉利借壳力帆占领重庆两江
跟着吉利相信也能发展的更快
相信吉利的眼光,以后的发展也是无可限量的
相信以后也能发展的很好
力帆汽车是有底蕴的
吉利搞不好被拖个半死。
吃瓜群众,看看而已。哈哈哈
吉利是否摊子太大
吉力+利帆,有点意思
电池太垃圾了
实际上丽帆的车质量还可以。
越来越看不懂吉利了,100亿能给吉利带来什么回报?深商收购众泰,吉利入主力帆,在我看来就如宝能收购观致一样,只是资本运作,而品牌最终难有起色……
力帆把摩托车造好吧
看完第一感觉,作
没有统一标准的换电站就是耍流氓。
换电出行也是以后的趋势之一,吉利这波还是走对了
17款轩朗没有毛病!6年了
市场不需要那么多汽车品牌,不看好睿蓝!直接用吉利不好嘛!
结果偷鸡不成倒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