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行业,品牌的树立通常都需要时间沉淀,一方面产品质量要过硬,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的营销曝光,强化品牌形象。而为了维持行业的领先地位,即便是头部企业,也会持续的进行各种营销,比如可口可乐,多年来一直处于行业头部,但仍然会每年投入大量费用,为的就是持续获得曝光,让消费者不断的被“洗脑”。如果其营销停滞,短期内可能销量影响不大,但过了一定周期后,人们口渴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百事可乐了,它的市场占有率一定会受到影响。
行业领先者都在不遗余力的持续营销,来维系品牌形象,后来者的进入门槛就变得更高了,通常不太可能短期内,对原有品牌造成冲击。但是,有一种情况却是例外,那就是行业“变革”时,会将这一切优势打碎。
众所周知的手机行业,便有过一段这样的发展史,当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等,都是很多年的移动通信产品巨头公司,得到了广泛的消费者认可,然而自从苹果和谷歌推出了智能手机之后,整个行业的品牌随着“上一代”产品技术,被一同颠覆掉,诺基亚从高高的手机品牌神坛,直线跌落,只剩下“结实”的品牌形象和情怀。
而如今,汽车行业也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不知道您或身边的朋友,有没有一种错觉:买燃油车时,无论如何你都不太喜欢比亚迪这个品牌,甚至感觉它很Low,但当你需要买电动汽车时,你会瞬间觉得比亚迪成了一个很不错的品牌。同样的情况反过来也类似:买燃油车,你会觉得大众汽车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皮实耐用,德国品牌也挺有面子,然而选择电动汽车时,你就比较“犹豫”,它还有那么皮实可靠么?它会不会很“老气”?
比亚迪和大众汽车给人的感觉刚好相反,后者的品牌优势似乎荡然无存了,这是为什么呢?核心原因在于,新老车企都在面临着一个新的领域,也就是新崛起的电动汽车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不仅是技术标准被重新定义了,品牌也被重新洗牌了。传统车企的品牌只能代表它们在传统产品上的积累,当进入一个新领域后,优势就不再那么明显了,甚至有时候还会成为包袱。
小编有个朋友,曾经得到过“奔驰”的授权,做真皮沙发,很受市场欢迎,这是因为“奔驰”的高端性和舒适性,很容易被消费者“平移”到沙发产品上,品牌有关联行业的延伸性。但如果奔驰进入到互联网领域,做电子商务或者聊天软件,那品牌就不存在任何优势了,甚至会成为“负担”。而新能源汽车,虽然仍然是汽车,但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更像一次跨领域的挑战。
不过正是因为这种效应,或者说机会,才给我国汽车品牌以巨大的机会。否则,很难想象会有国产品牌的车能卖到40万以上,如果仍然在燃油车领域,没有这次品牌大洗牌,新车企的新品牌想出头简直没有丝毫可能,传统品牌从低端、中端到高端,都拿捏的死死的。
新赛道,新技术,新产品,让我国自主车企也迎来了新品牌的机会,车评网会持续关注蔚来、小鹏、理想、哪吒、岚图、极狐、阿维塔、高合、FF、极氪、R标、埃安等新品牌的成长之路,但即使是新品牌崛起的机会,也会伴随着大量新品牌陨落的可能,这10多个品牌中,最终活下去的,应该不会超过5个,甚至不会超过3个。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勒芒小子,编辑:小编撰,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比亚迪给人好奇怪的感觉,哈哈
比亚迪电车也很lowb
有点意思,学习了
比亚迪再怎么搞也一样low
要我说byd油车没那么糟 byd电车也没那么好 说白了这个品牌low或者说老王low 有技术不假可是产品不激进 所以也就显得光吹牛不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