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长安深蓝交付了17042 台,较上一年度的2023年1月份,同比暴涨了176%。2月份春节期间,长安深蓝依然交付了高达9994台,较上一年度的同期,同比暴涨了144%。
但哪怕是如此高的增长率,CEO邓承浩目前也仅仅完成了2024年目标的6%,因为朱总给定的45万台年销量任务,实在是太高了,去年的销量还只是13.7万台,要想完成今年目标,必须达到228%的巨幅增长率,这可能已经脱离了一个品牌的科学发展规律,尤其是在无比之“卷”的当下。而现在每个月,邓承浩都在“拉饥荒”。
连续完不成目标,或许会影响士气,但并不意味着深蓝汽车发展不够好,相反,作为三大汽车央企治下,唯一走平民化路线的新能源品牌,长安深蓝的发展其实已经非常成功了。现阶段的深蓝,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定位肩负着 “国家队”与普通大众用户间的紧密联系,甚至是“独苗”,毕竟像阿维塔、岚图、红旗这些,都是相对高端的品牌,动辄20万、30万元起的价格,离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挺远的。
从上市不到两年来的发展轨迹看,长安深蓝在CEO邓承浩的带领下,也确实算得上不负众望。早在去年9月份,深蓝汽车就实现了销量破 10 万台壮举, 14 个月,这也是自主品牌达成10万辆的最快成长纪录。
2023年,作为深蓝汽车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发展年,其月均销量便突破1万,全年累计交付达136912台,可谓笑傲同门同宗师兄弟,阿维塔的2.8万台,岚图的5.1万台,和红旗的8.5万台,在深蓝面前都不够看的,远远不及它的影响面。
不过,虽然邓承浩的这一成绩已经非常优秀,却依然不免有些质疑声。主要原因就是,去年他只完成了朱华荣给长安深蓝定的年销40万台目标的34%,而这一销量目标的未能达成,也意味着2025年前深蓝完成80万台销量的战略目标,很可能泡汤。
其实,去年没有完成销量目标的新能源车企远不止长安深蓝,在众多的中国厂家中,也仅仅只有比亚迪、理想和东风岚图三家完成了,就连异常火爆的极氪、问界都未能如愿。普遍性的未达成,当然不是中国2023年的汽车市场行情不好,而是因为这波新能源创业大赛,已经进入下半场,竞争愈发激烈,这个阶段谁都想拔高一下成绩,目标不定个搬着梯子才能够到的,就很可能掉队,以后就更没戏了,所以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就是“全班”只有三名同学期末考试及格了。
虽然不及格的也有水平高低之分,深蓝的34%属实有点难看,但相比于谭本宏带领的阿维塔的28%,那还是好看很多的。而且,就我看来,长安深蓝的目标未达成,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朱总定的目标实在太高了。要知道去年只是深蓝品牌创建的第二年,而且在当时,也仅有一款车型——深蓝SL03在售,这种情况下,就定个年销40万台的目标,多少有点好高骛远(扯)了。要知道哪怕是 “地方队”的代表广汽埃安,也仅仅把它2023年的目标定在了50万台,它可是已经成立了7年之久,有4款成熟的在售车型啊。
当然,最后目标未能达成的原因,长安汽车的领导们心里其实也都明了,否则也不会只是更换了董事长王孝飞,依然给邓承浩证明自己的机会,而在仅仅完成了28%目标的阿维塔上,朱华荣就果断的做了人事调整,谭本宏已经调离岗位。这或许说明相比较而言,邓承浩的成绩还是比谭本宏更令人满意的,而事实上朱总亲自挂帅后,阿维塔在去年底今年初,都很快的打出了一波高潮,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希望。如今,知难而退的阿维塔已经把2024年的目标,从去年的10万台,降到了9万台。但深蓝今年的目标依然提高到了45万台,如此高压下,长安深蓝的团队或许应该更加稳扎稳打,完成可能性小,索性应该集中精力做好产品服务,以服务用户为目标,以销量达成为结果。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郭友力,编辑:王南南,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
深蓝今年的目标是29万 45万是邓成浩自个儿吹的
保证品质的前提,再热门车型,比如200增程个530纯电再降一万,立马排队
领导动嘴而已
喜欢深蓝,但是买了比亚迪
降配不降价,学比亚迪搞荣耀版,被广大网友吐槽耻辱版,吃瓜还是要有个吃相,现在的人都不傻,买车都会对比的
比亚迪这一降价,深蓝后面几个月销量很可能更低了
45万的目标吗?不应该是4.5万吗?现在一个月能有4000台销量吗?
整车质保三年是硬伤!!!!!!!!!!
去年这个时候深蓝就一款车,开头的同比数据有什么意义?
同级别c10已经有激光雷达和8295了 还是210 你就这些诚意 减配降价
就最近这段时间深蓝的迷之操作,今年很难
电池价格不是下来了吗,实实在在的把车价再降降
变相涨价!
不降价还想有销量是吧
如果还是这么没诚意的话,今年十万大关都不一定能破
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