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埃安:最快9月完成引战,几百家排队

3月26日,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召开期间,多位汽车企业高层参与研讨并分享观点,全程参与本次论坛报道,呈现各方对中国电动汽车未来的思考。此篇采访对象为广汽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对于当下备受关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IPO进展”、“首创红外线传感技术”、“销量增长”等热点话题,古惠南均作出了回应。

广汽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

预计最快9月完成A轮引战后在A股/H股上市

成立于2017年7月的广汽埃安,是广汽集团新能源业务的主要载体。最开始隶属广汽乘用车旗下,作为自主品牌电动化的一部分。2020年11月20日广州车展媒体日,广汽新能源更名广汽埃安,正式开启独立运营,定位为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经过一番重组,广汽埃安注册资本增至60亿元,并积极寻求适当时机上市。

2021年11月,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开启广汽埃安资产重组

而就在不久前(3月17日),广汽埃安完成混改增资25.66亿元,本次增资扩股后,广汽埃安的注册资本将由60亿元增加至约64.21亿元。另据一份公告显示,广汽集团表示,本次实施完成后,将即启动A轮融资及股份制改制。

提及广汽埃安混改的最新进展,古惠南表示,“3月我们完成了员工持股,首批投资人有3家:南方电网、广州产投、诚通,员工持股加上这三家战投,加起来占了所有股份的6.6%。接下来会进入真正的A轮引战,目前我们有很多投资人在排队,有几百家,我们预计在9、10月份会完成A轮引战,之后我们就会选择是A股或者H股上市”。

古惠南表示,“混改对埃安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点,解决了员工的中长期激励问题埃安混改将近有800名员工实现了持股,这样就实现了员工跟企业的发展捆绑,同时也可以实现给员工中长期的激励,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忠诚度都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点,实现了体制机制的创新,效率提高。因为混合所有制之后,很多的机制都要更符合上市公司运行规则,决策机制、运营机制都会发生变化,更加市场化,效率会进一步提高。

第三点,可以提升我们的品牌力。埃安的发展现在还算比较快,但是实现品牌向上,还需要继续努力。进入资本的竞争有助于引起资本界、投资人的关注、股民的关注,进一步提升我们品牌的影响力。

原材料紧缺将在半年后得到缓解

然而,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汽车电池成本飙升,使得多家车企都通过涨价来应对。广汽埃安将如何平衡产业链之间的平衡?

古惠南表示,“确实,埃安今年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好的,因为2月份埃安专门停产了将近半个月来改造,实现了第一工厂的产能升级,不出意外,这个月(3月)我们的销量就会超过2万辆。从目前我们的市场订单以及产量的匹配来看,应该说今年实现高速发展还是可期的”。

同时称,“原材料涨价的确是超出预期了”,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快,上游很多新材料尤其是碳酸锂的产能不足是现实现象,古惠南表示,“但我们也了解到现在很多电池厂也在加大投入上游碳酸锂的资源,而这种投入的产出在未来几个月会逐步释放,也就是说原材料紧缺的状况半年之后会逐步得到缓解,但是还不能达到彻底的缓解”

而面对这样的局面,埃安怎么应对?古惠南坦言,“埃安和电池厂也合作一直都比较好,应该还是会得到优先的供应保证。在供应链,人家也是成本上涨,我们肯定会根据市场行情判定、协商价格,我们不可能剥削我们的零部件厂,这一点是我们最基本的合作理念,也是我们的价值观,大家共同发展”。

古惠南表示,“长远来看,如果这个(原材料价格上涨)周期长,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应该会是一个相对短期的行为。碳酸锂不像早几年的电池是钴,钴只有在少量的国家有,大部分国家没有,但是现在电池对钴的依赖度很低,现在像镍、锰、锂等等资源并不是稀缺资源,但是它也需要一个投资产出的时间问题,说明新能源汽车发展过快,上游准备不足,现在大家都又开始加大投入,大投入肯定会有大产出,所以短期内应该这种局面会得到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百人会论坛上,古惠南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希望主管部门能够出台相关政策,调控电动车上游原材料资源价格的管控,防止上游资源被过分的垄断;第二,建议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平衡方面,能够优先保障动力电池的供给;第三,建议能够提前出台2023年及以后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方便企业做好提前规划。

自研电池试制线将会在2022年底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3月10日),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试制线打桩开建,这也标志着2021年10月广汽集团审议通过的《关于自研电池试制线建设项目的议案》正式落地。

对此,古惠南表示,“电池试制线将会在今年底建成,我们的目标首先是保证电池的技术必须是我们自己能够掌握的,埃安对电池技术已经研发了5、6年,都是顶级专家在研究”。

同时称,“过去几年我们已经掌握了从电芯到模组、到PACK、到BMS电池管理的技术,为什么还要自研电池因为电池跟车的性能紧密关联的,而且电池的管理技术需要整车厂来配合才行,单一靠电池是做不了的。打造一个很好的汽车性能,掌握电池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所以我们要发展我们的电池技术”。

至于电池试制线的开建是否意味着埃安未来会逐步摆脱第三方电池的供应?

古惠南坦言,“不会的,因为我们的目标还是掌握电池技术,小批量的供应给自己,至于大批量的应用端还会交给专业电池公司,目前不会考虑用自己的产品代替我们的电池供应”。

2023年埃安将推出首创的“红外线传感技术”

在百人会论坛上,古惠南公开表示,“在ICV(智能网联车)的科技创新方面,广汽埃安将会依托‘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后续将会推出首创的红外线传感技术,打造全天候的智驾感知方案”。

其中,对于红外线传感技术价值,古惠南认为,现有的用于无人驾驶的主流技术方案: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都还是有它的极限性。而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则可以补充原来技术的缺陷。“比如夜间驾驶视野受限:夜间会车炫光、隧道通行强弱光切换,视距变短、视野变窄,判断能力降低等问题;另外就是下雨天、极端的雾霾天等”。

古惠南表示,“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搭载可以弥补夜间和极端的霾天和极端恶劣天气的时候来保障视觉的精度,这个技术将来在全天候的自动驾驶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保障生命安全方面”

古惠南认为,目前智能化在整个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家特别关心的无非就两个:一个是自动驾驶,一个是智能网联技术。他表示,“现在芯片的技术都还不足以支撑足够高端的自动驾驶,也就是硬件都还不能完全支撑,所以现在两条路在走:一个是硬件要加速发展,第二软件要发展”。

同时称,“埃安目前覆盖了L2级、L2+级的辅助驾驶汽车,在销量、装配量上达到了50%以上,应该说我们这个量还是比较大的。EV方面,埃安今年将推出AEP3.0纯电专属平台;ICV领域,广州车展发布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平台’将在明年量产;同时,搭载的自动驾驶技术完全是埃安自主研发的L4级技术,包括红外线传感技术,明年都会投放市场。这个投放会标志着埃安在自动驾驶,包括从电子电气平台到自动驾驶技术进入了世界最先进的行列”。

此外,古惠南补充表示,“在网联领域,埃安联合科大讯飞等公司成立了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专门研发智能网联技术,尤其是语音交互技术。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这两条路,会保证我们在未来的自动驾驶和网联技术上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埃安在这条赛道上应该说我们是有备而来的,而且是处于领先的位置”。

广汽埃安3月销量将超2万辆、已完全摆脱依赖B端生存

2021年全年广汽埃安终端销量突破12万辆,同比翻倍增长。据悉,2022年初广汽埃安将完成首个工厂20万产能扩建,同时第二个20万产能工厂也将在明年底建成投产,2023年将具备40万年产能。

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

对于2021年的销量高涨,古惠南认为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得益于大市场的发展,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新能源行业随着To C端的市场增长拉动,新能源汽车应该说真正地激发出来了潜能,我们也算是站在风口上的;二是埃安的产品力、竞争力在市场上得到了体现,2021年我们很多产品做了升级,包括AION S升级到AION S Plus,AION V升级到AION V Plus,AION LX年初我们也是升级到AION LX Plus,以及埃安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升级,从EV端的电池、ICV端、自动驾驶技术等;三是营销能力的提升。2021年埃安做了很多销售的策略,打造线上+线下、车城+商超、直营+经销三个模式,包括我们现在推出的一口价、低库存、高周转的全新模式,都助推了埃安产品力和营销力结合,助推了市场的爆款打造,目前来看,这种爆发到今天来看还依然起到作用。

古惠南认为,目前To C端的增速远远超过To B端,To C端在整个行业的比例逐步提升。他坦言,“过去几年To B端的确在助推埃安发展上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因为To B端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是经过市场考验的,对于用户来说也是最经久耐用的,埃安通过To B端,打造了“用不坏的埃安车”的产品理念,这为未来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表示,“实际上,2021年埃安To B端的销量不到10%。当然,说埃安To B端量大并不丢人,但是说起B端这个概念,说B端就好像说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力,我觉得这个概念到了今天可以否掉它。因为埃安四款车不可能都做出租,我们四款车里面只有AION S做网约车,AION S Plus都不做网约车。所以埃安已经完全摆脱了依赖B端生存的阶段,已经是过去时了

发表评论
加载中...
  • 宝呗ai 1个月前

    刚才看到了一个整车各种问题且满足退车条件但不给退车的,我本来也要买埃安s,现在看来还是算了

  • 从打造了Y这个爆款之后,埃安还是有、实力的

  • hionfier 1个月前

    埃安从出splus起就摆脱了B端,之后的v跟lx的升级版更是直接to C

  • TU图突 1个月前

    广汽埃安是真的牛,都已经发展到要上市了,他们的车是真的给力,我的那台Y,续航刚刚的,日常通勤神器

  • 秋水墨色染2 1个月前

    坐等上市,买一手埃安,2022年暴富就看他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