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江苏常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期间,北京汽车研究总院三电中心充电系统专业副总工程师白健向表示,电动车续航里程并不是越多越好,好产品并不是靠堆电量堆出来的。把握好用户的需求,做好顶层架构设计就会成为一款成功的电动车。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三电中心充电系统专业副总工程师白健
作为一名电动车行业从业者,同时也是一位电动车用户,白健分享了他心目中一辆好的电动车的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就是安全。白健说,现在可以看到,比亚迪在推出刀片电池承诺永不起火后,产品销量日益攀升。由此可见,安全是车辆的底线。无论是近期出现的车辆断轴还是雷克萨斯LM起火事件,包括林志颖的车祸和其他的一些事故,车辆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对于电动车而言,无论是在充电过程还是行驶过程中,包括静止过程都要重视。
第二是电动车的驾驶感受。首先,电动车一定的续航里程是必须的。像行业在几年前推出的300公里以内续航的电动车是无法满足用户出行期望的,作为一个交通工具,满足用户出行需求至少要有一定的续航里程,至少是在500公里或者600公里以上。其次,电动车的行驶里程覆盖范围应用场景也要有要求,包括夏季和冬季,以及高速公路行驶的续航。最后是电动车的驾驶过程,一般可以分为驾驶者和乘客两方面,包括动力性、操控、舒适性等等。
第三是电动车智能化。白健认为,至少从短期来看,智能化的机器还不能替代人工,就算现在的车辆有很高的自动驾驶等级,但是因为路况的条件限制也会给系统带来指数级增长的复杂度。所以自动驾驶虽然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但短期内还是要看人和机器的协调和平衡。
对于电动车续航里程的问题,并不是车辆的续航里程越多越好
白健总结,基于品牌自己的产品定位和人群,做好顶层架构设计,把握好用户的需求,就会打造出一款成功的电动车产品。
他也强调,对于电动车续航里程的问题,并不是车辆的续航里程越多越好。作为全球电动车行业引领者,特斯拉从Model S开始所有的续航都是对标的燃油车里程,围绕着500公里上下范围的区间。他表示,特斯拉从来没有说研究续航1000公里或者1500公里的产品,或者也可说,特斯拉产品里程的增加从来不是靠堆电量堆出来的。
白健表示,现在很多车企也已经意识到,单纯地靠堆电量并没有带来利润,甚至使得企业严重亏损,最后钱都流入上游供应商。所以,从产业健康程度或者用户期望来说,堆电池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一定的续航里程是必须的。他也谈到了实际的续航,包括电量一定里程增加,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白健认为,充换电基础设施未来发展有几大方向,其中之一就是直流化
在谈到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前景时,白健认为,充换电基础设施未来发展有几大方向,其中之一就是直流化。直流充电比交流充电有更多的优势,比如直流充电可以清楚地了解用户的出行规划,了解车辆状态,结合场站等会给到用户非常精准的规划,同时盘活补能资源。同时直流充电更为安全,可以随时监控电池状态,还可以实现在云端大数据的搜集。
另外,白健还表示,当前社区资源日益枯竭,很多的小区里的配电柜已经没有更多的开关和接口给新车主去建设私人充电桩,而私桩又可以极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行业需要解决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确保更多的车主用上家充。在固定的配电容量上支持投建更多的充电桩,让社区充电桩在固定的配电容量下,空闲时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实实在在地改善用户使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