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为什么有一群武汉人,在说东北话?

“你好,李焕英”火了,有个问题随之而来,为什么一个发生在武汉的故事里,却都在说东北话?

原来“李焕英”们,就是当年支援湖北武汉建设的一批东北人,加上东北话的“魔性”感染力,也就让在武汉土生土长的贾玲,耳濡目染,Get了八级东北话的“技能”。

看完这个电影,让小编想起了一件往事。2017年,小编第一次访问东风汽车,见到了东风集团战略部的一众同仁,闲聊时想套套近乎,问一个说东北话的“大哥”,你是东北哪里的?结果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是武汉人,瞬间无语凝噎。因为小编资历浅,后来才知道了为什么这群东风汽车的武汉人,会说东北话。

这要从上世纪60年代说起,那时候东北还是共和国长子(“共和国长子”指代东北地区,最早由毛泽东视察哈尔滨时提出),重工业基地。

当时,辽宁省GDP位列全国第1,黑龙江省位列第7,为了响应国家宏观调控,全面发展国家重点地区建设事业,东北地区做出了“牺牲”,大量人才输出,支援全国各地。

其中,二汽(即东风汽车)的建设,东北人可谓功不可没。

1958年,由于中苏关系破裂等因素,我国考虑汽车工业及军事安全,决定向内地迁移,所以选择了湖北地区,而二汽的成立之初,就肩负了汽车和军工合一的使命。面对中央对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和指示,从1966年下半年起,在湖北十堰开始第二汽车制造厂的总体部署,一汽开始了支援和包建二汽的工作,这项工作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初期。

支援二汽建设所进行的头等大事就是给二汽输送大批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

继1965年10月调出上百名干部参加筹备工作以后,1966年6月,按照一机部和中汽公司抽调三分之一技术、管理干部的指示,把全厂所有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依据专业配套、政治力量和技术力量合理配置的原则,分成三股,并把三股人员名单全部交给二汽领导,任选一股。

那一年共抽调技术、管理骨干1539人,以后又调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到1970年,一汽总共支援二汽4200多人,这是一汽建厂以来输出人才最多的一次。甚至二汽的厂长都是一汽输出的,这位便是当时一汽厂长,有“中国汽车之父”盛誉的吉林人——饶斌,他为一汽贡献了7年,为二汽却是贡献了16年。

这期间,历经文化大革命等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饶斌和一众“东北人”可以说居功至伟。

今天,武汉GDP位列全国第九,而东风汽车的产值占了武汉的四分之一,可见东风对于武汉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全国GDP前十的城市中,目前已无一个东北城市,排名最高的大连,也仅位列第29位,可见东北地区的经济已经落后到何种程度。但大势所趋,即使今天让全国发达地区反哺东北,也难以扭转颓势,何况市场经济下,政策和国家干预手段有限,很难通过大批量人才输出的方式再造一个神话,在二汽身上发生的故事,只能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

但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出现了更多的造车新势力,他们为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在新时代下,同样继续着老一辈的呕心沥血。

历史会铭记建国初期那些从全国各地去支援一汽建设的老一辈先驱,也会铭记那个特殊年代无私支援二汽的“东北人”,而今天,我们寄望于新一代“汽车人”,让中国汽车产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让世界听到更多的“中国话”。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老塔车评,转载请注明来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