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理想汽车迎来赴港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据二季度财报显示,理想汽车于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5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8.8%,环比增长40.9%;净亏损2.355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净亏损3.6亿元减亏34.6%。
销售数据方面,理想汽车在2021年第二季度汽车交付量约为1.76万台,同比增长166.1%;车辆销售额为49亿元,环比增长41.6%。
毛利润方面,理想汽车今年二季度毛利润为9.528亿元,同比(2020年二季度毛利2.59亿元)增长266.90%,环比(2021年一季度毛利6.167亿元)增长54.5%。综合毛利率为18.90%,汽车业务毛利率为18.7%,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
对于毛利率上涨,理想汽车在财报中称,主要是由于其在5月末推出2021款理想ONE后,2021年第二季度平均售价升高。“本季度我们的车辆毛利率达到18.7%,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毛利率实现18.9%,显示了我们一贯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力。”理想汽车首席财务官李铁表示。
另外,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补充道,“除了2021款理想ONE售价上涨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供应商方面成本的下调。此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对新品的产品力更为认可,我们的产品销量也有所上升,因此降低摊销成本。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毛利率的提升。在第三和第四季度,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全年来看,2021年理想汽车毛利率会在19%-20%之间。”
此外,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的研发费用为6.53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5.15亿元增加27.0%。截至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总额为365.3亿元。
可见,尽管销量增长推动营收和毛利攀升,但在高研发投入下理想汽车仍未盈利“上岸”。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净亏损5.95亿元,同比增长291.%。而净亏损的背后,是理想汽车高额的研发费用。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研发费用为11.7亿元,同比增长198.6%。对此,理想汽车方面表示,高投入是由于新车型研发活动增加及雇员人数增加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理想汽车旗下仅有一款理想ONE车型,为对抗行业竞争压力,理想汽车正积极推进新车型研发,这也让理想汽车的研发成本不断增加。
提及新产品研发的周期,沈亚楠表示,“我们有着自己的战略和节奏。目前,我们正在加速研发相关的进程,包括下一代EREV平台和HPC BEV平台等。理想汽车将于明年推出基于EREV平台的全新一代EREV车型。2023年对我们来说会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一年,我们会在X平台发布2个新车型,另外还会发布2款纯电动车型。”
此外,沈亚楠强调,在近期监管加强的背景下,理想汽车一直和相关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良好沟通,未来仍然会将重心放在高级辅助驾驶(ADAS)上。他指出,与自动驾驶以及辅助功能有关的监管改变初衷是为了令行业更加规范化,因此长期来说是利好的。理想汽车未来在面对配备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产品时将更加谨慎,在正式上线此类(ADAS)产品前也将确保其已经开发完善。
提及目前汽车行业所面临的芯片和零部件短缺问题,沈亚楠表示,“零部件短缺是整个行业的难题,受制于新冠疫情,尤其是马来西亚的现状,理想汽车每天都在为保障供应而奋战,我并不认为理想汽车的情况要比其他品牌好。”对于下一季度的展望,他表示,新冠疫情依旧是巨大的风险因素。“如果新冠疫情能够有所好转,我们相信整个行业的供应会更平衡一些。然而,疫情的走势实在难以预测,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风险点。”
不久前(8月27日),理想汽车与新晨中国动力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投资协议,拟在中国四川省绵阳市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为理想汽车开发并制造新一代增程器。沈亚楠透露,“在这个新的合资公司中,理想汽车将占股51%。”据悉,新一代增程器将率先搭载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智能豪华电动SUV车型上。
营业费用方面,理想汽车2021年二季度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8.353亿元,环比增长63.8%。对此,李铁表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营销及促销活动增加,以及随之带来的雇员人数及租金支出增加。今年下半年,我们会继续增加零售店,最终达成全国200家直营店的目标。”
此外,李铁强调,“今年全年的研发费用指引将保持在30亿元人民币。2023年达到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的研发费用。费用主要用于新车型、自动驾驶功能和未来2-3年我们想自主研发的新功能的研发,以及针对未来智能技术的研发。”
谈及高功率充电纯电动(HPC-BEV)车型的研发进度,沈亚楠透露,“正在按照计划顺利推进,目前4C电池样品已准备好,这是一个大的时间节点。此外,我们已经完成了高功率(HPC)超快充电桩的概念设计,计划今年之内开始首个充电站的试点工作。”
展望未来3-5年甚至更长期的竞争策略,沈亚楠强调,将围绕以下三个领域来应对:
1、必须解决里程焦虑问题,这是我们想为用户创造的核心价值。进一步开发下一代的增程式电动车解决方案,以便彻底摆脱里程焦虑问题。这是我们的中长期计划,继续投放增程式电动车型,利用高功率充电方案解决里程焦虑。因此,我们也开发了新的Whale和Shark平台。
2、目标用户的选择,我们的目标用户主要是家庭用户,也是需求越来越大的一个群体。做车辆研发设计的时候,我们希望能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需求。
3、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功能的开发。
今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已经停摆两年的北京现代第一工厂将被理想汽车接手。当时沈亚楠并未否认称,为解决产能问题,北京工厂在计划中,2023年量产纯电车型。
对于第三季度业绩,理想汽车预期,车辆交付量为25000至26000辆,较2020年第三季度增加188.7%至200.2%。收入总额为69.8亿元至72.5亿元,较2020年第三季度增加177.8%至188.9%。
理想总有点投机取巧的感觉,算不上新能源
还以为文章发重复了,哈哈,两篇还是不一样的
加油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