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汽车智能化,MBA普及化,车企还需要咨询公司的服务吗?

在10年前,无论自主还是合资车企,每年都有一笔可观的咨询预算,比如市场研究、客群分析、产品企划、企业战略等咨询课题。具体项目名称更是名目繁多,基本上重要的决策时点,都会有一个咨询项目,以凸显决策的严谨性。

D:\自媒体\经销商\图片13.png

2007~2017这十年,是汽车类咨询公司业务发展的黄金十年,不仅麦肯锡、罗兰贝格这些国际顶流咨询公司汽车业务板块快速壮大,也蕴育并发展了很多本土的优秀咨询公司。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qkl315.cn%2Fwp-content%2Fuploads%2F1546%2F545c34a83d59be5.png&refer=http%3A%2F%2Fwww.qkl315.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38894646&t=0e20ab0ccf28b124488291b943d28542

彼时车企为何要做咨询,或者说咨询公司的提供价值有哪些?主要在三个方面:用户数据的获取;先进工具和方法论的引入;高屋建瓴的三方视角。

先说用户数据,传统车企只是把车辆批发给4S店,车企和用户是没有联系的,用户的使用行为和售后行为,车企并不知情。车企迭代产品,完善服务,需要了解用户需求,多通过调研/咨询的方式获取。对于车企,这类项目是刚需,否则就是拍脑袋决策了。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file.jobplus.com.cn%2F2017%2F07%2F24%2F42c471ca0d16431b9582baebb564aa9c.png&refer=http%3A%2F%2Ffile.jobplus.com.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38894792&t=40a01aaa5cc78c9c52a99b22e312925b

通过咨询公司获取先进工具和方法论,十年前自主和合资车企的差距极大,从产品到营销,差距是全方位的。强势合资品牌,如大众和丰田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论,对于自主车企犹如圣经般膜拜。这时的咨询公司承担了向自主车企传经布道的中间人角色。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u.xinnet.com%2Fd%2Ffile%2Fxol%2Fxinzhi%2F63%2F2018-11-27%2Fb850f73c2f2eb5c915b13578b7aae224.jpg&refer=http%3A%2F%2Fimgu.xinnet.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38894680&t=486c7e242e551d47bc7eb1b72aae5a00

至于高屋建瓴的三方视角,也是建立在自主车企团队能力较弱,决策不自信,更崇尚外来和尚的思想。尤其车型企划、产品线规划、品牌规划这些战略级决策,总希望聘请一家知名的咨询公司来开拓下思路。

今天来看,这些理由还是否成立:

随着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和网联化,车企已经比用户更加了解用户行为。例如特斯拉上海车展的用户纠纷,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用户的操作不当,只有特斯拉有全部的数据。各车企也纷纷开发了品牌APP和用户直接互动,用户的建议、抱怨都会直送车企。相对于传统调研/咨询项目的小样本数据,车企的全样本数据,维度更广,效率更高,近乎零成本。

C:\Users\Apple\Desktop\5.png

并且随着新车开发节奏加快,开发周期由48个月压缩到24个月,甚至更短。耗时久,影响开发进度的咨询项目,自然也深受冲击。

至于工具和方法论,更是随着合资和自主车企广泛的人员跳槽和MBA的普及,失去了原有的信息不对称。引入或创新一个方法论很难,但学习很容易,咨询公司逐渐发现,已经很难在工具和方法论层面,提供新的价值。

至于高屋建瓴的三方视角,目前仅剩下三方视角了,至于高屋建瓴,呵呵,今天车企高管从格局到素养,都已远远领先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了。

不过,三方视角还是需要的,但已经变成了“背锅侠”角色。

C:\Users\Apple\Desktop\7.png

车企的职业经理人们都知道该怎么决策,但需要一个外来和尚点破,把风险分散掉。目前在传统车企中,依然有广泛的“背锅侠”需求。这也成了咨询项目的最大价值,是不是很讽刺?

从结果看,2018年之后,各大咨询公司业务量都在下滑,随着疫情冲击,车企更是全方面的砍预算。目前新势力基本没有外部咨询需求,分析工作,直接从咨询公司挖人就好,成本低、效率高。

咨询公司,这个传统的业态,今天也到了变革的分水岭,未来何去何从,让时间来见证吧。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langouqg.com%2FSystem%2FeWebEditor%2Fuploadfile%2F20180308100318590.jpg&refer=http%3A%2F%2Fwww.langouq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38895138&t=bcde8e59c9c592e596ef307e13534708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潘帕斯,编辑:田淼,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