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2022展望:技术与机制创新,让广汽埃安成为新能源行业“顶流”

 

从做新能源,到品牌独立,再到推进混改,广汽埃安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几乎每一步都走在其他国企前面。

D:\自媒体\广汽\图片2.jpg

广汽埃安2021年销售123,660辆,同比增长119%;2022年1月份销售16,031辆,取得开门红,连续9个月月销过万!

比销量,如日中天的“蔚小理”,2021年,小鹏汽车98,155辆,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分别是91,429辆和90,491辆,三家在销量上和广汽埃安差距甚远。

D:\车评网\广汽\1.png

论市值,基于2022年2月10日的最新股价,蔚来415亿美金、小鹏348亿美金、理想306亿美金。埃安市值多少?虽然没上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埃安将会很值钱!

上市,对于初创公司太重要了,甚至决定生死。蔚小理上市后,对市场,提振消费者信心,上市就是最好的广告;对内部,获得充沛的股本金,技术研发烧的起;对员工,实现财务自由,广纳全球英才。反例是错过上市的威马汽车,今天不仅掉队头部新势力,势头更已被后来者,哪吒和零跑汽车超过。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hx24.huoxing24.com%2Fimage%2Fnews%2F2019%2F02%2F11%2F1549882584453625.jpg&refer=http%3A%2F%2Fhx24.huoxing24.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7070782&t=e7020bbcdc23390177c6d701f295b200

也正基于此,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也在全力推进广汽埃安的混改,2021广州车展期间,古惠南向媒体表示:“目前广汽埃安有关员工持股的方案已经做好了,年底前或可以完成员工持股。明年企业将全面完成混改并择机上市,科技的进步需要有人才,需要组织的保障。对员工来说,埃安员工马上可以持股,积极性会大大提升。”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360ask.cn%2Fd%2Ffile%2Fguozi%2F2019-05-20%2F78936eaa2e757953a00b54262bf7a438.jpg&refer=http%3A%2F%2Fwww.360ask.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7070746&t=d2a813b717c9af139618bf4b894e3a5c

进入2022年,广汽埃安混改工作在提速,2月8日广汽集团在新浪财经,面对投资者的询问,表示目前正在进一步推进员工持股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

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e8138fc2c6f325a2369b97ffbf0d160.jpg

混改方案中,高管和员工的持股比例,并没有向公众透露,即使比例不高,相对于广汽埃安的千亿人民币市值(预估),也是非常可观的,不过埃安团队,在产业链多个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完全对得住这个激励。

D:\自媒体\广汽\src=http___mp.ofweek.com_Upload_News_Img_member4006_201811_wx_article_20181120213102_DyTSjI.jpg&refer=http___mp.ofweek.jpg

例如,2022年1月5日,传说中的埃安续航“神器”——AION LX Plus官宣上市,这是全球首款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车型。

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121/17b424b8dbc84ca3bf05aca79d38f166.png

通过埃安独创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大幅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205Wh/kg。对比同行,搭载了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亚迪汉EV、特斯拉Model 3,电池包能量密度仅为140Wh/kg!

意味着在相同体积和重量下,埃安电池包可以容纳更高的电量,达到144.4kWh;尺寸更大的蔚来ES6、ES8等产品,电池包容量反而在100度以下。

D:\车评网\广汽\2.png

类似的独创技术还有很多,例如弹匣电池技术,将电车安全提高到新标准;超倍速电池技术(电压880V)以及A480超级充电桩(充电功率480Kw),行业内率先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

D:\自媒体\广汽\5276be661561492f83a0fa073b431339.jpeg

广汽埃安的古惠南团队,已然是新能源行业的顶流!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通过混改,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三方共赢,毕竟混改后广汽埃安也仍将为广汽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最后希望广汽埃安混改/上市顺利推进,埃安和古惠南未来可期!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属于“2022年展望系列”之一,作者:柳丹燕,编辑:田淼,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