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对智能电动车的焦虑,从未像今天这么紧迫!
3月23日,吉利公布财报后,同时对外宣布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 极氪汽车,这已经是续几何、枫叶、极星后,吉利第四个新能源品牌了。
李书福出任极氪公司董事长,安聪慧担任CEO,两位大佬亲自下场,可见吉利对极氪汽车的重视。安聪慧谈到极氪,“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化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今天吉利对极氪的定位和两年前的几何,描述几乎一致。2019年4月11日,吉利在新加坡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几何,安聪慧表示,几何定位高端纯电,致力于成为全球用户纯电出行的首选品牌。
两年过去了,显然几何品牌没有达到吉利的期望,2020年总销量为10328辆,同比下滑约19%,相比蔚来等新势力,几何差了不止一个身位。对此,安聪慧也坦言,几何过去几年,发展相对慢,没抓住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几何没有做好,新品牌极氪能成功吗?
极氪汽车能否成功,可能需要先思考这两个问题:
不仅是吉利,包括大众、奔驰、宝马这些国际巨头,风头和市值都被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超越。新势力就像鲇鱼,将原本平静的鱼塘,搅得天翻地覆。不仅吃瓜群众看不懂,业内很多人士也在困惑,为何统治了一百年的巨头,就这么轻易被打翻。
这里有两个核心原因,转型不决绝,同时也低估了智能车难度
船太大,决心不彻底是最重要因素。巨头们不缺钱,不缺技术,但都是口号喊得响,行动走走看,革自己的命,不太情愿。传统车企是燃油车时代的受益者,动力总成的高技术门槛,铸就了很高的护城河,放弃了燃油车,无异于将自己的盔甲丢掉。从实际利益出发,巨门们希望电动车的过渡,是一个漫长且平滑的过程,最大程度收割完燃油车的红利。同时,传统车企的历史包袱过于沉重,对于大众、丰田,这类年销量千万级别的庞然大物,在电池技术还未完全成熟时,放弃燃油车,所带来的阵痛是不可承受的。船真是太大了,急刹转向,很难。
国内民企三巨头,吉利、长城、比亚迪,比亚迪燃油车最弱,又有电池生产基地,决心下的最早,转型也最彻底。吉利连续四年自主销量第一,完全放弃燃油车,押注新能源,决断真的很难下。
一边是家大业大,需要照顾全家老小的传统车企,另一边是光着脚,孤注一掷的新势力,在智能电动车的角逐中,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
传统车企也低估了智能电动车难度,强如大众,造一辆电动车不难,但造一辆让市场尖叫的,划时代的智能车电动车很难。难在智能这块,自动驾驶、车网联、车机系统等AI科技,需要组建新的团队,并匹配新的公司文化和架构。硅谷科技公司和传统车企,在文化和流程上,有着天然的隔阂,大众的零部件新供应商准入,光认证就要走一年,这在科技公司是不可想象的。顶级的AI人才,大众汽车的吸引力,已经远远逊于特斯拉。
这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来看
战略层面,前文所述,吉利对几何品牌,投入的决心和资源是不足以撑起野心的。智能电动车非常烧钱,蔚来至今累积募资96亿美金,小鹏也达到77亿美金。几何品牌得到具体资金支持未知,但根据财报,吉利2020年全年净利润为55.7亿人民币。几何作为吉利的一个子品牌,无法独立融资,显然无法得到像蔚来等新势力的巨额资金注入。
战术层面,打法依然偏传统,例如销售方面,直销模式已经是新势力标配,几何还是传统的经销商。产品方面,内外饰设计没有摆脱燃油车痕迹,中规中矩。科技配置不足,价格也定位在自主电动车的红海,将几何汽车的品牌形象与其他中低端自主品牌,纠缠在一起。
“攻奇守正”,少了”奇“,也就少了未来腾挪的空间。
几何如有一款比亚迪汉,蔚来EX6这样的高端且叫座的产品,撑起品牌,也不至于另起极氪的炉灶。
据悉,李书福在年后的一次内部演讲中称“这不是战略方向错误,也不是战略执行失败,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外部战略条件没有形成,这样的失败例子比比皆是,在中国车企中有,在欧、美、日、韩车企中也有,我们不必为此沮丧。”
作为中国汽车界大佬,相信李书福已经有了更深的思考
相对几何,极氪汽车设计了新的公司架构,注册地点为开曼群岛,并且以外商独资的方式布局市场,为吸引优秀人才和外部融资,做了底层的设计。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回应,“这样运作是为了更方便开拓国际市场。此外,未来极氪汽车将寻求海外上市,目前的股权设计也是为引入战略投资者保持灵活性。”
极氪有成功的基础,但也面临着比两年前,更残酷的竞争,曾经不起眼的小弟,已成长为可怕的对手。大众丰田的电动车开始发力,苹果和百度的汽车正在路上,传言中的小米和华为,也极有可能下场造车。
最后,借用李书福的内部讲话作为结语:“这是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没有尽头,只有开局,没有方法,只有方向。”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潘帕斯的车江湖,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Yyds
车评网感觉越来越好了,真心不错
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