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蔚来等到宁德时代,换电模式热度再起,但仍难撼动超级快充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和充电速度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购买最大的顾虑,这两者如果能解决一个,就可以让用户不再有里程焦虑,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应该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据相关评测机构的评估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还是比标称的NEDC里程低很多的,尤其是到了天气冷的情况下,衰减40%都是比较普遍的情况。正是由于这种情况,从电动汽车上市之初起,就有些企业尝试换电模式。据车评网以往资料显示,最早规模化进行换电模式商业化的,是国家电网,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国家电网便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趋势,于是制定了电动汽车补能业务的基本运营模式: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只是这一次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和市场还不太成熟,在投入了大量资金的情况下,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甚至一度传出电动汽车自燃的安全性事故,只是时间过于久远,已经无从考证。

也正是由于国家电网的这一次尝试,很大程度上宣判了换电模式的“死缓”,后该模式基本没有企业大规模尝试。市场上的运营换电的企业很少,已知的只有杭州的时空电动和上海奥动新能源。前者的换电业务,更多的是服务于那些用时空电动汽车“跑滴滴”的网约车司机,后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曲高和寡,实际业务只有北汽的换电出租车,而这些车也基本在郊区运营,投放量不大。

再次将换电模式推到大众视野内的是蔚来汽车,2017年底,首款车型ES8上市,同样考虑到用户体验的问题,蔚来靠着强大的资本力量,再次果断的寄望于换电模式,以此来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而且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孤单,蔚来资本甚至投资了奥动,以支持其换电模式的发展。好在几年下来,从蔚来汽车的销量,和其车主的反馈来看,这次尝试还是比较成功的,起码很现实的解决了一定的问题。

就在最近,宁德时代也不甘于生产制造,推出了EVOGO换电服务品牌,开始尝试电池运营业务,这给换电市场注入了一个新的希望,让蔚来显得没有那么孤单了。而2021年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协同其他相关组织,完成了《电动乘用车共享换电站建设规范》的编制,并且根据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下发的通知来看,已经明确共有11个城市,纳入了该项工作的试点运营计划。所以有迹象表明,在黑暗中独行了4年的蔚来汽车,可能很快就不再孤单,没准真能迎来换电的春天。

不过,目前业内更主流的声音,还是认为换电只是过度期的解决方案,更多人还是比较看重超级快充的发展,在固态电池或者半固态电池的基础上,电动汽车的NEDC续航里程,普遍达到1000公里以上,应该只是未来2-3年的事情,而配合高续航电池的超级快充技术,在广汽埃安、比亚迪等企业,已经并不鲜见,所以换电方案与之比较,长期还是不被看好,有可能大规模商业投入后,被技术革新在短期内迅速取代,风险很大。未来补能模式仍然存有一定的变数,但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却已经是不会再变的事实。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老塔车评,编辑:田淼,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