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在小满节气,发布的刘德华公益广告,全程没有奥迪品牌露出,逼格满分、文案满分、正能量满分,瞬间刷屏了几亿用户,是车圈乃至广告圈,近年来少有的一次现象级传播。
后期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由于抄袭了北大满哥文案,连夜下架,奥迪和华哥道歉收场,奥迪也因此连上了两次热搜。
回顾整个事件,奥迪作为广告片的投资方,不仅赔了巨额成本,又折了口碑,无疑是这一事件的最大受害者。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三十年的豪华品牌,奥迪市场部团队代表着业内最高水准,所发布的传播文案既有着豪华品牌的调性、又有着可贵的温度。疫情当下,做一次提振信心、点亮心灵的公益传播,更是体现了奥迪品牌的社会担当和格局。
这次传播,奥迪出钱,华哥出力,各自领域的顶流,虽有审核不严的过错,但不存在窃取文案的主观恶意。熟悉广告领域的朋友,都会了解,甲方都会广告创意合同中,明确清晰的知识产权条款。
本次广告的制作方,上思广告公司(M&C Saatchi)虽然在公告中承认了错误,但车评网小编认为,似有甩锅嫌疑,并不深刻。
上思广告在声明中表示:“因我司奥迪服务团队版权意识淡漠,在未与版权方沟通的情况下,直接使用了抖音博主北大满哥关于“小满”的视频中文案内容........”
真的只是版权意识淡漠吗?作为一家4A广告公司,会没有版权意识?这个理由就像小偷入室行窃被抓后,说不知道房子是有主人的,一样可笑!这是在挑战公众的智商吗?
虽然不是上思广告的当事人,但小编作为一个也曾为甲方长期服务过的业内人士,还是能对广告行业说两句的。
创意类项目,广告公司提供多个原创备选方案是行业惯例,本次广告文案,完全抄袭北大满哥,不仅说明其原创文案没有通过奥迪的审核,业务能力不足;更严重的是,没有向甲方(奥迪)如实告知,涉嫌合同欺骗。至于为何没有如实告知,是创意总监为了掩盖自己能力的不足,还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小九九,只有上思广告自己知道了。
奥迪作为预算充沛的豪门甲方,从来不会吝啬版权费,但上思广告隐瞒了抄袭,版权费预算自然也不会批下来。这则广告,从选题立意,到制作和推广,耗资不菲,奥迪的精心力作,被上思广告打翻,赔了成本又折口碑,实则令人惋惜。
小编采访另一家4A广告公司朋友,其对上思广告这一行为痛斥,认为玷污了广告人,甚至建议纳入一汽奥迪的“黑名单”。
当然最终是否诉讼索赔,这是奥迪的私权,相信奥迪会妥善处理。
小编看着已被下架,无法观看的华哥广告,不由感慨:
满哥,北大才子,作诗小满,满天下
奥迪,豪华标杆,知错立改,有担当
华仔,德艺双馨,公益代言,暖人心
最后,希望奥迪和北大满哥达成协议,让这则广告,也有一个“小满”的结局。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潘帕斯,编辑:小编撰,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
广告公司太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