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21年年末,全球前两大汽车巨头大众与丰田一周之内先后发布电动汽车、电池领域重磅战略。先是大众加码电气化、数字出行领域投资规模,并终于将改革的尖刀插进了沃尔夫斯堡工厂——这一大众汽车精神的象征。紧接着就是一直对纯电动汽车冷眼看待的丰田汽车,突然调转车头,宣布规模高达数百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投资计划。
燃油汽车时代,大众与丰田是东西半球汽车品牌与制造的两大标杆,他们在市场上也一直打得难解难分,又因他们所代表的不同造车精神也在全球拥有着各自的拥趸。然而,面对以碳中和为主潮流的未来汽车大潮,大众汽车集团早在2015年就酝酿起电气化攻势,而丰田汽车则直到两个月前还在强调着“要深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要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真正的敌人是二氧化碳,而不是内燃机”。甚至在去年9月、12月,丰田社长丰田章男接连怒指纯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不仅不环保反而会让日本国内电力供应瘫痪,批评日本政府极力发展纯电动汽车会毁了日本经济,氢能源才是实现碳中和最好的途径。
来到2021年底,大众汽车集团在CEO赫伯特·迪斯的带领下,再度加码电气化、数字化投资规模,一举将未来5年的预算提升至惊人的890亿欧元。丰田章男也终于放下“偏见”带领着丰田汽车高层畅谈纯电动投资与产品规划。
“如果(这样)还被认为对纯电动汽车不积极的话,那么怎么做才能获得积极评价呢?”丰田章男在12月14日的纯电动汽车战略说明会上如此表示。
预计到2030年,丰田将导入30款纯电动(BEV)车型,全球范围内提供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等各领域的全方位产品阵容。
到2030年,BEV全球年销量计划达到350万辆。
雷克萨斯品牌预计到2030年,实现旗下所有车型均提供BEV版本的全方位产品阵容,在中国、北美、欧洲实现100% BEV车型销售,达到全球销量100万台的目标。到2035年,将在全球实现100%销售BEV车型。
丰田12月14日发布了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到2030年增至350万辆这一目标。加上燃料电池车(FCV)的销量,将比此前定为200万辆的目标增加约8成。此外,丰田还宣布对包括电池在内的纯电动汽车领域投资4万亿日元。到2030年之前丰田还将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雷克萨斯品牌也将在2035年之前转为纯电动汽车品牌。
有日本媒体认为,丰田突然转向纯电动汽车与欧洲“脱碳”政策趋严密不可分,丰田将通过进一步向纯电动汽车分配经营资源,应对来自领跑的欧美企业和中国企业的竞争。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在一项气候改善方案中提出,到2035年,欧盟销售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至零,这一计划将显著抑制汽油和柴油车的生产销售。同时,欧盟委员会还提出到2030年,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21年需减少55%,而此前这一目标为降低37.5%。
丰田电池电动汽车战略发布会在一间白色背景的展厅里举行,“TOYOTA”和“LEXUS”两个大logo一左一右印刷着,构成了现场背景板的全部元素,而在背景板前面错落有致的停放着三排共计12辆纯电动汽车,在第一排一辆红色SUV前,身着一身蓝色西装的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带着他标志性的微笑张开双手。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张载入史册的照片,也会在未来的无数篇文章中被无数次引用。因为,它标志着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对纯电动汽车大潮说“不”的汽车巨头最终还是被时代“收编”。
“上次看见一口气发布这么多电动汽车的企业还是恒大”——当丰田的纯电动汽车排起了长队,丰田章男亲口宣布雷克萨斯将转型为纯电动品牌的时候,人们的确感到惊讶,但在一切皆可娱乐化的时代,丰田涉及数百亿美元、事关一家市值三千多亿美元企业长久发展、数十万员工就业的战略宣言,依旧被迅速消解为上述段子在网络上传播。
12月14日发布会现场,丰田章男在演讲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在多样化的世界中,人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很难通过单一的选择让所有人都获得幸福。所以,丰田希望尽可能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发展电动汽车从来都不只是汽车产业内的事,它还包括着车企的环境保护责任。“我们的努力,将会给现在的孩子们以及未来的人们,比昨天更好的今天,比今天更好的明天,哪怕未来只好一点点。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伙伴,如果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带着相同的意志和热情去行动,那么,一定能够给未来留下美好的地球和更多的微笑。”丰田章男说道。这番话也将成为丰田迈向纯电动汽车的动人注脚。
2021年7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正式发布NEW AUTO战略,说是新战略,但实际上是对其电气化、数字化路线的一次再升级、再明确:
大众集团将于2026年开始在新平台上生产纯电动汽车,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到总销量的 50%以上,而在此过程中,大众将每年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并实现在中、美、欧洲主要市场中的销量份额提升。到2040年,大众集团将在其主要市场上实现所有汽车零碳排放。
NEW AUTO战略之后,大众汽车集团将会进一步升级面向未来的个人出行愿景:为未来世代打造出行。
NEW AUTO战略发布四个月之后,12月9日,大众集团再次升级其电气化投资规模:到2026年将投资于未来技术的总支出份额从先前规划中的50%提高到56%,总计约890亿欧元专款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和数字化。其中,电动汽车的资本支出和开发成本增加了约 50%,达到520亿欧元。
实际上,在90年代就推出普锐斯的丰田,没有人会怀疑它制造纯电动汽车的能力,它只是没有意愿而已。现在,不管是迫于经营前景压力还是政策法规压力,丰田已经转向电动汽车,那么也让我们来看看两大巨头的实力如何。
从上述图表对比可见,丰田2030年前投资8万亿日元约合620.4亿欧元,其中纯电动汽车领域为310.2亿欧元。对比大众2026年前的纯电动领域520亿欧元,丰田在投资规模上略逊一筹。在销量方面,两家企业均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不过丰田给出了350万辆的明确目标,而大众的规划则为新车销量的50%为纯电动。根据大众集团燃油车千万辆年销量规模推算,2030年它的纯电动汽车销量目标也要在450-500万辆之间。
在动力电池产能目标方面,丰田这次给出了2030年280吉瓦时的规划,大众没有推出明确的全球电池产能规划,但它仅在欧洲就规划出6座自有工厂及240吉瓦时产能,电池方面大众丰田不相上下。
平台化战略将是大众在未来汽车时代的竞争优势。
无论之前的MQB、MEB,还是奥迪的MSB、MLB,以及面向纯电的MEB、PPE,都将统一整合到全新的SSP的平台上。这一平台最大的优势,是节约研发和生产成本,使大众旗下覆盖各个价位的品牌、车型实现最大化的协同效应。
丰田呢,技术永远是最大的信心来源。
丰田在研发方面从来不假手他人,过去它做电动汽车不积极,但研发电池技术的积极性一直高涨。2020年8月,丰田一款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开始行驶实验。据悉,2025年前,丰田的全固态电池将实现小规模量产,不过将会首先搭载在混动车型上;到2030年前,丰田的全固态电池将实现量产。如果顺利实现,将是全球首批量产装车的固态电池。
丰田电池研发大事件:
1996年,成立了Prime Earth EV Energy,不断完善镍氢电池技术
2003年,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
2008年,电池研究部门,研究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
2021年,成立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整合电池事业
自动驾驶方面,丰田也是早早的打好了基础,2018年丰田章男将谷歌机器人部门联合创始人詹姆斯·库夫纳(James Kuffner)招致麾下,并让库夫纳在丰田研究院创建了自动驾驶研发部门。2020年库夫纳正式进入丰田董事会,并为丰田在富士山脚下设计了未来城市Woven City。
但大众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起步并不顺利,里程碑式的产品ID.3曾因软件bug而迟迟无法交付,2021年进入中国的ID.家族系列车型也不时被消费者、专业人士吐槽车机不好用,看来直到今天也未能彻底扭转乾坤弥补这一短板。就在大众汽车集团提升电气化投资规模的同时,大众集团监事会也对管理层进行一次大洗牌,由集团CEO迪斯亲自抓软件业务。
在升级了未来5年的投资计划后,大众也进一步升级面向未来的个人出行愿景:为未来世代打造出行生态。丰田迈出拥抱电气化的坚定步伐,但仍然坚定其造车精神:为人们“量产幸福”。大众豪横的平台打法与丰田精打细算的技术派之间的对抗,仍将是未来十年汽车界最好看的大戏。
丰田才是最早就走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道路上的巨无霸车企,不要忘了氢动力电池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动车。靠充电式的电动车对于一直走在新能源技术最前沿的丰田来说,充电式的电动车就是一个短期过渡的产品,丰田如今的举动那也只是基于市场给不同消费者多增加一个产品选项而已。事实上丰田才是走在新能源汽车最领先地位的唯一车企。
感觉这些车子外观和国内电动比还是有差距啊,线条诡异,造型奇特,缺乏美感
上个一下放出这么多车型的车企已经没了
大众的大众。丰田蟑螂的蟑螂。
中东产油国已经在颤抖……
丰田正确,电能以后会增加需求进而加大火力发电…
就清洁能源来说,氢确实更环保,但是现阶段科技很难高效利用这种能源……电动车只能说是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根本就不沾边,5-10年后你看这些电池怎么处理
支持免税汽车产业
说到底日本汽车离了中国汽车发展再牛的技术都是白玩
丰田作死的节奏,丰田的电池技术没戏!
1
丰田的市值有3000多亿???你给估值的???
你俩倒是使劲拼价格啊~
鬼子车只要加钱大把人买,技术不技术的不重要
好丑啊,这tmd是隔行的设计师设计的车吗?丰田拿的出手的好看的车好难啊。
电池比汽油还要污染,鬼才休息你的全球环保战略
我们的敌人是二氧化碳,而不是内燃机
垃圾日本车,抵制日货
是不是对电池方面又有新突破啦!才积极改变策略
这就是为什么肯跪下求比亚迪合作 又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抵制日货 刻不容缓
日本仔的车,不要买
加价的车再好也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