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与此同时,第一批推广的新能源汽车也到了换代期,回收后的动力电池应该怎样处理,这一问题近期也引发广泛关注。
近日,工信部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257号(工交邮电类174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加快推动梯次利用要求、产品标识、放电规范等急需国家标准发布。
2021年1月,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谈2021年工业通信业发力点时表示,将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发布相关标准等,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业内普遍认为,车载动力电池的寿命一般为5-8年,出于安全性等各种因素考虑,通常规定车载电池在容量衰减至新电池容量的80%上下时必须更换。据推算,到2022年我国将产生53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三元电池也会拥有庞大的退役体量。
4月7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将加快审查或者起草《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修订)等8个项目。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将其分解,用其原材料制造新电池;另一种则是用于电网级的储能,称为梯次利用,但梯次利用需满足一定条件,动力电池容量在20%~80%区段时满足梯次利用条件,低于20%则需要报废回收。
接下来,科技部将通过“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等重点专项组织实施,开展动力电池梯次应用技术攻关,重点研究梯次利用电池及系统安全演变规律、故障诊断与监控技术,研究退役电池残值快速检测和评价方法、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退役电池梯次应用技术规范。
本文由车评号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车评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