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9月6日 )华为的秋季新品发布会的最后阶段,其首款纯电车型AITO问界M5 EV正式发布,此次共发布两个版本,分别是28.86万元的标准版和31.98万元的性能版。两款车均采用 HUAWEI DriveONE 纯电驱智能平台,其中,标准版续航里程为620KM,零百加速为7.1秒,性能版续航里程为552KM,零百加速为4.5秒。截至当天的20点30分,官方发布消息称,问界M5 EV订单量已经突破了30000台,延续着此前增程版的销量神话。
无论是此前的问界M5 增程版,还是现在EV版,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都充满自信,此次更是把EV版对标竞品定为特斯拉Model Y,并且多次使用了“遥遥领先”这样的形容词,他认为在驾乘体验方面,问界M5 EV要遥遥领先Model Y,并且此前还表示过,问界M5 EV是全世界颜值最高的SUV。
他还针对前阵子舆论焦点的全景天幕隔热问题做了对比分析,问界M5 EV的全景天幕隔热效果“更好”,相比于特斯拉Model Y的65℃车内温度,问界M5 EV只有45℃的温度。
当然,对于BBA,余大嘴也没有放过,他表示,问界M5 EV的风阻系数可以达到0.266Cd.,低于宝马iX3、奔驰EQC、奥迪Q5 e-Tron。
▋余承东的“雷军对比法”
华为发展几十年,一直给大家的感觉就如任正非本人一样,稳健、内敛与智慧,直到余承东遇到汽车后,这一切正悄悄的以迅雷不急掩耳盗铃之势发生变化。“轻浮”、“高调”与“大聪明”的形象彻底颠覆了大家以往的刻板认知。
无论是华为深度参与的问界,还是极狐等车型,余总都能找到它们最好的一面,诸如上面提到的全世界最好看的“颜值”,全球最先进的自动驾驶硬件架构……姑且不说这是不是违反广告法,单纯就这种“雷军对比法”来说,还是存在很大争议的。比Model Y温控好,就遥遥领先了?风阻低,就能碾压BBA?
诚然,随着“问界”的大卖,其“东家”赛力斯也母凭子贵,今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高达124.16亿元,其中新能源业务营收77.01亿元,同比增长380.8%。
但是,归根到底,赛力斯和特斯拉、BBA的差距有多大,大家还是清楚地,不要把信任华为和为其骄傲的人当傻子,可否?请不要以偏概全,利用局部优势偷换概念,去给消费者形成一个全面超越的心智,这至少不是华为这种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何小鹏说“小鹏G9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李想说“理想L9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旗舰SUV”,余承东说问界M7“超越百万级的豪华车型体验” ……这群人如出一辙的言论,似乎已经毫无顾忌、不受任何广告法的约束了,反复不惹点争议出来,就不是“大佬”,只有标新立异,夸夸其谈才能把车卖好,而目前余承东的人设趋势,明显也是朝这个方向发展,所以有人说他为了把华为的做好,“真是豁出去一张老脸了”。不过这并不奇怪,从互联网发展的20多年来看,这种自我炒作的方式,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除了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之外,用前辈张朝阳的话来说,个人影响力大了,也是个人的一种“的一种“自我保护”。
▋问界纯电的矛与增程的盾
人称“余大嘴”,好像什么话都敢说,但其实余总是个非常细腻的人,所以才“聪明”,就像他说的问界M5 EV是全世界颜值最高的SUV,但其实是有一个限定条件的——在纯电SUV中,也就是它参加的选美大赛中,不包括问界M5 增程式和问界M7,绝不说打自己脸的话。不过再好的人设,也都是有时效性的,走在钢索上的人,总是难免跌落,最终靠的还是产品说话。
而有些问题也终究是绕不过去的,前些天还坚持鼓吹“增程式”,甚至砍掉了问界M7的纯电版,那么现在转而鼓吹遥遥领先Model Y的问界M5 EV, 笔者就很好奇的想问一下:在余总心目中,问界M5 增程式好,还是EV版好呢?
▋写在最后
华为造车其实真没必要遮遮掩掩,就算“失言”了,又能如何呢?问界M7到底出什么车型,都是余总能决定的,那还算是赛力斯的么?做就做了,何必遮遮掩掩,畏畏缩缩,又想当运动员,又想立牌坊,不累吗。踏踏实实的,尊重消费者、尊重法律,华为有华为的文化和消费者的独有心智,不建议学新势力们“胡说八道”忽悠人。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郭友力,编辑:小编撰,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
这样写少挣很多钱哦
这个
与华为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