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大力推动落后企业和无效产能退出

“整车企业要突出重点布局,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

这是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的一句发言,另一句则是:“规范整车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动落后企业和无效产能退出。

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新建产能将会变得非常困难,这也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经历了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推广阶段以后,即将迎来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优化产业布局阶段。

新能源汽车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产能的扩张限制住以后,对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会有何种影响?有人说,智能手机如今的产业结构,就是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未来,这又是为什么?

把这两个问题抽丝剥茧之后,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市场形态出现。

新能源汽车产能已经严重过剩

根据此前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2.6万辆,而新能源乘用车的专用产能已经有569.5万辆,产能利用率只有58.4%。

图为北汽新能源昆明基地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确实有很强的上升势头,但如今的产能利用率显然处在一个不健康的区间。

如此看来,限制新能源汽车产能的扩张迫在眉睫。

林念修副主任指出,应该“按照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原则,引导产业向发展基础好、产能利用充分的地区和主体聚集,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区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除此以外,林念修还表示:“汽车等制造业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建设,我们欢迎全球企业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一边是聚焦优势资源,另一边是淘汰落后产能,此消彼长之间,风向已经很明确: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

市场化时代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对新建产能的限制,也是让新能源汽车进一步走向市场化时代的关键举措。

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化时代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渐退坡,市场已经几乎完成了市场化转型,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就表示:“如果说十年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靠政策驱动;3、5年前,行业发展是‘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那么当前市场驱动占了70%,政策驱动也就30%。

事实上,如果如王传福所言,政策驱动占30%的话,那这30%之中又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牌照政策,而购车金额的补贴对如今的市场影响已经越来越小。

图为2021年比亚迪广州车展展台

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在2021年的基础上再次退坡了30%,如今的新能源乘用车单车补贴基本上在几千元,与数年前动辄10万元以上的补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但即便补贴金额不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却依然火热。今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售出了76.5万辆,同比增长1.5倍,占新车销量比重达17.9%。

2022年前两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倍

销量的不断增长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点关注,无论是资本还是跨界企业,都想在这个蓝海中分一杯羹,比如小米、滴滴、富士康、百度。

但在新能源汽车产能本就已经非常过剩的情况下,如果不对产能加以限制,很可能出现投资过热的风险,从而导致更多闲置产能的出现。

图为江西某新能源商用车产能

而对于新加入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中的竞争者们来说,在产能基本不会增加的情况下,又应该如何去切入这条赛道呢?

ODM模式或将兴起

ODM的全称是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也就是原始设计厂商,俗话说就是“贴牌”生产。在智能手机行业,ODM模式非常普遍,华为、小米等知名企业都部分采用了这样的模式。

ODM模式在智能手机行业非常普遍

ODM模式的优点非常显而易见,对于品牌商来讲,研发投入和生产成本都很低,在智能手机普及以后,品牌可以充分集中优势资源去做软件层面的布局,从而把硬件部分外包出去。

而这样的模式很可能出现在未来的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中。

富士康推出的Model C

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软件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而软件能力,正是很多跨界科技公司的优势。

如果有这样一家企业,能够充当起ODM的角色,为这些科技公司把硬件做好,无疑会收获很多新客户。

目前有两家企业在智能电动车的ODM模式上具有比较明显的意图:比亚迪、富士康。这两家企业的另一个身份都是智能手机代工商,他们似乎更早地嗅到了未来智能电动车的发展趋势,很可能像智能手机一样,广泛进行ODM。

比亚迪唐

比亚迪是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车企之一,最“疯狂”的时候除了雨刷器和轮胎,其他的零部件都可以自己生产,最近几年比亚迪虽然逐渐放开了供应链的种种限制,但是因为有之前的经验在,他们能做的还是很多,完全有能力做一家ODM厂商。

比如,前段时间创维HT-i就直接把比亚迪的整套DM-i系统搬上了车;再比如,比亚迪最新的e平台3.0的优势就是,能搞定电动汽车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

创维HT-i直接把比亚迪DM-i系统搬上了车

这就意味着,那些想造车,但是自身经验不足的跨界企业,完全可以把制造全部交给比亚迪,自己只负责软件和营销。

而富士康则是更明确地切入这条赛道,2020年,富士康发布了MIH开放平台,厂商可基于该平台的底盘和软件设计,进行二次设计和定制,大幅缩短新车研发和量产周期。

富士康MIH平台

截至今年2月底,已有约2200家公司成为富士康MIH平台的供应链企业,甚至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电子等行业领军企业。

从富士康组建的MIH平台可以看出,富士康希望将手机代工模式复制到如今的智能电动汽车领域,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垂直整合能力,向品牌方输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供应链层面的整合能力是富士康的优势所在

此外,同样源于苹果供应链的立讯精密也看到了这样的机会,近期立讯精密表示将与奇瑞新能源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自身定位同样是ODM。

虽然目前ODM模式还没有大规模落地,但在未来,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中,这一模式的普及趋势难以避免。

写在最后:

事实上,相对于初出茅庐的跨界造车企业,在全行业都在全力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时刻,对传统车企来说,反而到了该做选择的时候。

传统车企到了做选择的时刻

是和科技企业造车一样把精力都转移到软件层面?还是夯实制造技术,变成ODM厂家?又或者是两方面都要做?

这些问题不是猜想,而是必选题,而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才是决定未来多年竞争成败的那把钥匙。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