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同时,到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要达到5万辆,并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
一时间,氢能产业迎来新风口。而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氢能上下游产业以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万亿级“蛋糕”也在持续发酵中。
提起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相信不少人还只是停留在最浅层的了解。实际上,我国也是从2012年开始越来越多地在产业政策中提到开发氢能以及燃料电池新一代技术。直到2019年,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修改之后,增加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样一句话,这是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我国政府对于氢能源利用以及氢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视,而推动加氢设施建设也是为了日后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铺路。
在此期间,全国多地也陆续推出了氢能源产业政策以及与自身相适应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像上海就在2017年发布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明确要构建应用驱动的发展模式、规划加氢站建设、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产业园区、实施重大专项、设立产业基金等。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制造总体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随后浙江省发改委也发布了公开征求《浙江省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浙江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超百亿元,建成加氢站30座以上,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到2030年氢能产业链条基本完备,基本形成氢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累计8938辆。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今年前两月我国燃料电池车产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倍。2021年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销量1879套,同比增长25.5%,年度有销量的燃料电池系统企业数量也从2016年的2家发展到2021年的34家。另外,截止2022年2月,全国范围内总共启动了“6+1”区域性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包括京津冀城市群、上海城市群、广东城市群、河南城市群和河北城市群。
当然,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也给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公布的数据,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示范运行超1000辆氢能源汽车。包括北汽集团、福田汽车、宇通客车等车企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均积极投入到北京冬奥会之中。与此同时,中石化和中石油等能源企业配建了30多个加氢站为冬奥会服务。另据了解,在氢能出行方面,冬奥期间科技部项目组组织了260辆的燃料电池客车在张家口赛区和延庆赛区,为运动员和随队的官员等等提供班车服务,累计运行2万车次,载客17万人以上,累计运行40万公里。
在技术层面,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上与国外相比在整车总布置、动力性、经济性、续航里程等方面与国际的差距不大,但我国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项目上却是从商用车率先切入普及,2020年6月,丰田联合国内一汽、东风等5家企业共同成立燃料电池系统开发的“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引发业内关注。在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显然丰田、现代、宝马等跨国车企起步要早于国内企业,而在最近上汽、一汽、广汽和长城等企业等也在相关领域加紧投入布局。
坦率地说,与电动汽车发展路径相似,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前也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指出,到2035年实现百万辆的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上路行驶,到2050年与纯电技术共同实现汽车的零排放。而且要与纯电动汽车协调发展,通过能源的低碳清洁化和动力的高效电动化,实现汽车产业从大到强的转变。
在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王贺武表示,要进一步控制整车成本,到2025年整车成本低于100万元,到2035年整车成本要能低于50万元,在国内形势工况下,氢气消耗率小于10公斤/百公里,实际线路的续驶里程超过800公里,整车冷启动的温度低于零下40度,寿命提升到100万公里,达到全面产业化的指标要求。
而在基础设施方面,未来十年内,要实现氢能基础设施及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的应用。在这个过程当中,要鼓励发展以光伏、风电、水电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制氢路径,实现未来氢能源的绿色发展。
那么普通消费者离氢燃料电池车还有多远呢?
初步统计,2008年以来,国内市场先后出现了20多款燃料电池乘用车。实际上,前面也谈到燃料电池汽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成本问题。根据专业机构对氢燃料电池汽车造价进行的初步统计,一辆燃料电池车的价格是锂离子电动车的1.5倍到2倍,是燃油车的3-4倍。如果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成本依旧居高不下,未来也将很难有市场。而从短期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性运营,或者采用租赁形式进行推广,将是一个合理选择。
当然,更重要的是制氢储氢以及加氢站的建设。王贺武指出,阶段上来看,到2025年实现氢能基础设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主要是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基本满足燃料电池车辆用氢的需要。2030到2035年,实现氢能基础设施及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的应用,加氢站的数量要达到5000座。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华认为,到2030年以后,随加氢站网络建设成果初具成效,各环节成本进一步下降,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领域才能逐步扩展至汽车应用全市场。
预测我的电车用了8年后,开始出现氢燃料电池车的补贴,那时候继续吃补贴
这么贵的车还是用电车吧
我爱黄丽娟,你能看到吗
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