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欧阳明高:锂离子电池还将长期使用,新材料研发目前靠试错

日前在京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除了对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给出预判以及对电动车千公里续航技术进行说明外,同时还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动力电池可持续发展做以简要阐述,包括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与材料回收、未来电池材料体系的中长期发展路线图、动力电池全链条的智能化与智能电池技术等。

动力电池组装生产线

从当前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共装车0.92亿千瓦时电池,全年预计1.5亿千瓦时左右。预计2025年将到达6亿千瓦时左右,2030年将达到15亿-20亿千瓦时。

欧阳明高表示,电池产量的快速膨胀会刺激上游材料周期性涨价。同时也会引起公众对材料资源短缺的担心。全球锂资源经济可采储量为2100万吨,如果按三元811电池材料体系算,可以生产电池2000亿千瓦时。按平均一辆车100千瓦时算,可以制造20亿辆电动汽车。但是钴的资源并不是相对可观,可开采储量也就710万吨。这样推算只能做950亿千瓦时。所以,资源的压力还是有的,整个行业不能掉以轻心。

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在谈到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时,欧阳明高指出,我国非常重视电池回收利用,2025年我国需要回收和梯次利用的电池总量就将达到1.25亿千瓦时。现在满足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有14家回收利用企业,未来也还会继续扩大规模。目前动力电池的主要回收手段包括干法、湿法和物理回收,现在最推崇的是进行物理回收、电池修复和材料再生的科技创新。

在谈到电池材料发展趋势时,欧阳明高认为,首先锂离子电池还将使用相当长的时间,当前这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上限大约是每公斤300瓦时左右,新型锂离子电池可以达到每公斤350瓦时到400瓦时之间。2030年前后会出现第二代采用新型正负极材料的全固态电池,比能量会提升到每公斤500瓦时。2035年之后,新一代固态电池,钾、镁、钠、锂-硫等各类电池会进入市场。

欧阳明高在今年年初的百人会论坛上谈到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现有材料性能潜力如何挖掘?欧阳明高谈到,每一种电池材料比容量都有一个理论值,但实际生产很难达到,现有的材料合成与电池设计主要还是采用“试错法”。未来可以通过智能化手段使产品设计进一步优化,比如材料基因组,基于人工智能的材料筛选和设计,利用仿真设计,再利用智能制造,应用过程中的智能电池管理,最后到达使用寿命后进行回收,实现全过程智能化。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